实探|从对标特斯拉到门店“清零”,入华8年极星汽车折戟
曾对标特斯拉的极星汽车,在华业务进入新的调整阶段。
10月13日,极星汽车关闭了其国内最后一家直营门店。当天,极星汽车官方热线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极星汽车目前已经关闭全部线下门店,没有直营门店和4S店,改为线上销售。如果消费者需要试驾、购车,客服可以帮忙对接线上销售。
10月1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前往位于上海前滩L+Plaza商场一层的门店原址探访,现已无照明、展车及工作人员,仅部分未撤除的宣传物料记录着极星曾经的痕迹。
据吉利控股集团销量数据显示,极星汽车今年前三季度销量达44482辆,同比增长36.5%。与此同时,多方数据显示,极星汽车海外销量出现回暖,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仅售出69辆汽车。

极星汽车门店内已无照明和展车。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最后一家 门店已搬空,“ 基本上没顾客进去 ”
10月14日中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了极星最后一家直营门店,其地处商业繁华的上海前滩L+Plaza商场一层。此时,门店内已无照明,也没有展车和工作人员,仅部分墙上的宣传物料还未撤除。门店入口拉起了隔离栏,标注“设备检修中”。
商场一位物业管理人员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极星门店9月底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关闭,刚开始是撤出店内的展车和物品,国庆节后“就基本上没人了,也不开灯”。
“其实,这个门店关掉早有预兆,因为顾客很少,基本上没人进去,不像旁边的理想、腾势门店,客流量还不少。目前也不知道下家是谁,只能先空着”,物业管理人员称。

极星汽车门店地处商业繁华的上海浦东前滩地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扫描了门店遗留的二维码,发现在线购车系统已关闭,消费者若想试驾,需通过电话预约。
对于最后一家直营门店关闭,10月13日,极星方面表示,公司正在战略性地调整在华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虽然暂时关闭了上海的门店,但极星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均不受影响,车主的权益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极星汽车小程序上未显示购车入口。极星汽车小程序截图
极星 8年 陷入困境 , 一度计划门店超百家
2017年,极星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它是由沃尔沃和吉利控股集团合资打造的电动豪华品牌。“在极星,天空才是极限”是极星汽车当初的口号。但8年时间里,极星汽车“高开低走”。
2018年极星汽车首款车型极星1发售,以145万元的高价和**身份树立顶级高性能电动品牌形象。2021年,极星汽车交出了全球交付29000台新车、同比增长185%的成绩单。2023年底,极星在中国拥有的门店数量达到55家,至2024年年底,这一数字计划翻倍至约120家,覆盖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并将按功能划分不同属性的店。
然而进入2025年,极星汽车不断传来坏消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极星与星纪魅族2023年6月成立的极星时代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在2025年4月已停止运作。该公司此前被视为本土化的重要尝试。
2025年8月初,“极星年底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传出。8月5日,极星中国官网发布声明称:“中国市场业务正常运转,用户服务及渠道运营不受影响”。2025年10月,极星汽车在华最后一家门店关闭,改为线上销售。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认为,在高端电动车领域,实体门店提供的体验、试驾及售后服务仍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环节。完全依赖线上渠道能否支撑品牌高端定位,需市场检验。
与此同时,极星汽车在海外市场回暖表明其产品仍具备一定竞争力,如何将全球经验有效嫁接至中国市场,成为破局的关键。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支持、沃尔沃的技术背书能否帮助极星实现逆转,仍有待观察。
收缩背后:产品定位与定价摇摆不定
曾对标特斯拉的极星在中国市场折戟,产品定位和价格策略摇摆不定均被诟病。
2019年4月12日,极星Polestar 1在上海车展前夕上市,定位为**超跑,中国配额每年100台,售价高达145万元。
在短短一年后的2020年7月,极星Polestar 2上市,首发版41.8万元,次月下调价格至29.8万元,虽然这是走量车型,但依旧给消费者留下了“价格腰斩”的印象。
2023年7月,极星推出重返高端的车型Polestar 3,售价69.8万元起,定价高于蔚来ES8、理想L9(45.98万起)。在各家新势力崛起的冲击下,该车型上市半年累计销量不足200辆。
4个月后,极星推出重返30万元级别的“最后一搏”车型Polestar 4,定价29.99万元起,但没有搭载激光雷达。2024年3月,因销量低迷暂停中国产线,仅靠库存维持。
极星在华闯荡的8年,品牌定位频繁调整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而在这背后,极星更换了七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也对管理团队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张翔提到,当前中国电动车市场已进入淘汰赛阶段,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二线品牌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极星若想重振中国市场业务,不仅需要明确的产品定位和稳定的价格体系,更需要在智能化、本地化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随着蔚来、理想、小鹏等本土品牌加速迭代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极星在智能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留给极星调整的时间不多了。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加速洗牌的当下,任何战略失误都可能意味着出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俞金旻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
明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这些车型受影响较大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

公告称
自2026年1月1日起
新能源车购置税将恢复征收
并设置每辆新能源乘用车
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的上限
新政对汽车消费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
哪些车型受影响最大?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新能源车购置税恢复征收
单车最高减税额1.5万元
据了解,我国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并分别于2017年、2021年和2022年3次延期,目前正处于第4次延期的下半场。该政策与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协同,为快速培育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博峰/摄
根据《公告》,这一长达10年的扶持政策将进入历史性转折阶段——明年起将实施分阶段征税机制,此举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市场化竞争新周期。
《公告》提出
2026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消费者购置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可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其中,2026年购置税减半征收,单车最高减税额1.5万元;2027年政策保持不变。减免政策与技术要求紧密挂钩,不符合新标准的车型将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记者注意到
在《公告》技术调整要求情况中
百公里耗电量和纯电续驶里程调整
被放在首要位置
具体来看
针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品,现行免征购置税政策要求纯电动续航里程不低于43公里即可享受,而此次技术调整后这一数值提升至100公里。新政还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油耗标准作出明确规定,按车辆整备质量分档设定门槛。
与此同时,《公告》要求,百公里电能消耗量应不高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2025)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质量指标门槛由原750公斤、2510公斤调整为1090公斤、2710公斤。这意味着,更多车型将被纳入管理范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电耗指标提升主要是针对中大型电动车的引导性措施,确保大型车的电耗持续降低,实现高集成、低电耗、轻量化的大型纯电动车。目前来看,超过2710公斤的纯电动车的电耗压力较大,尤其是大型纯电动SUV面临降低油耗的设计改善,有利于改变当下国产电动车过长、过高、过重的SUV超重化趋势。
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
50万元的新能源车
需缴纳车购税3.5万元
此次《公告》实施后
消费者购车成本将发生哪些变化?
记者注意到,与现行车辆售价33.9万元以下可享受全额免征不同的是,明年起所有新能源车产品都需按规定缴纳相应购置税费。
按照新版计税规则
车辆购置税按购车价(不含增值税)的10%计算,减半后实际税率为5%。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以30万元车型为分界点。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解读称,设置1.5万元限额旨在避免高档豪华新能源车过度占用税收优惠资源,体现政策的公平性。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新能源车型售价突破百万元,若全额享受减半优惠,可能扭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记者梳理发现,消费者购买30万元及以下车型,直接按5%税率计算,例如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车需缴纳购置税8849元;30万元以上车型按10%税率计算后,再扣除1.5万元限额,例如一辆50万元的新能源车需缴纳车购税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并非按照购车合同签订日期确定。
车企主动应对政策变化
依靠自身实现市场化发展
受政策调整影响
各大车企正采取不同方式
应对市场变化
主流品牌方面,通过降价或推出更高性价比车型对冲税负增加。例如,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已针对2026年政策调整,计划推出更多30万元以下高配置车型。
豪华品牌方面,更注重技术差异化优势,弱化价格敏感度。例如,蔚来、理想等通过提升智能驾驶、换电服务等体验,吸引消费市场的关注度。
对于车企而言,技术门槛提高意味着研发压力加大。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弱势企业则面临淘汰风险。而这种优胜劣汰机制正是新政带来的变化——通过产业整合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新能源车整体技术水平。
此前,每当补贴政策调整后,不少消费者为享受补贴优惠往往会选择提前购车,由此导致透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消费需求。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延长车购税减免政策旨在“稳字当头”,避免政策断档对市场造成冲击。同时,通过动态提高技术门槛(如续航、能耗标准),引导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例如,2024年起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须满足更严格的低温续航衰减率、电池能量密度等指标。
崔东树表示,《公告》要求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的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在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双赢。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问答
现在到县城开家汽车用品店怎么样?大家有什么建议?
主做品牌,贴膜,电子改装,批发制作,不然线上的就要给你分担出去很大一部分份额,老板给个优质回答吧,我还在认证中呢。主做品牌,贴膜,电子改装,批发制作,不然线...
开家汽车用品店前景如何?
汽车保有量稳步提高,开个汽车饰品店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认为开汽车饰品店有前景的。市场前景:据汽车行业相关资料显示至2009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1.86亿...
汽车用品店的前景?
汽车保有量稳步提高,开个汽车饰品店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认为开汽车饰品店有前景的。市场前景:据汽车行业相关资料显示至2009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1.86亿...
汽车用品批发利润怎么样?
汽车用品主要包括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把套、汽车香水、汽车美容用品、防爆膜、大包围、汽车大灯、隐身车衣、润滑油、行车记录仪等。开汽车用品店,想要获...
广州赛博驰汽配有限公司正规吗?
正规的。专营汽车配件的标准公司。正规的。专营汽车配件的标准公司。
请问一下,车扬汽车用品靠谱吗?
挺靠谱的,车扬汽车用品的品质比较好,价格也低,口碑高。挺靠谱的,车扬汽车用品的品质比较好,价格也低,口碑高。
请问一下,腾臣汽车用品靠谱吗?
挺靠谱的,腾臣汽车用品的品质比较好,价格也低,口碑高。挺靠谱的,腾臣汽车用品的品质比较好,价格也低,口碑高。
得力汽车用品怎么样?
得力在业界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得力无线充电充气泵质量绝对是可以的。这个充气泵不但免去了你给轮胎充气时要来回扯线的烦恼,作为应急来说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尺...
福智祥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州市福智祥汽车用品有限公司,于2003在广东省注册成立,我公司以生产加工的模式经营汽车椅套;座套;车用抱枕;颈枕;方向盘套,加工方式为其他,加工工艺为其...
作为汽车用品的代理公司,如何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呢?
想找到合适的经销商,一点都不难!第一,把你的产品做成产品宣传册,(每个产品进行编号),带上主推产品,到汽车美容店,洗车店,对产品进行宣传推销,同时收...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