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盯上“新能源汽车”,“风口”上的投资需擦亮双眼
以投资充电桩的名义搞“老鼠会”;自称与名企、知名高校有合作;打着国家政策旗号炒作“高大上”的概念……近日,海口市中级人民**发布了一起以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噱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不少新的作案手法值得关注。
该案让2000余名投资者的3亿元资金血本无归。办案民警和法官提醒,当前不少职业骗子利用新能源、光伏等新兴产业设计骗局,“风口”上的投资需擦亮双眼。
从空壳公司到收购真公司 真假交织设骗局
“新能源汽车现在很火,搞不好是一个生财之道……”2021年,身在杭州的主犯之一张某锦跑到上海,找到“好搭档”高某罡,琢磨打着“新能源”旗号非法集资。
两人一拍即合,盘算《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里有不少“机会”,决定来海南“干一票大的”。

2021年5月,两人通过购买空壳公司,在海口注册了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全享通公司”),以传销模式售卖新能源车充电桩,并在多个省份建立了运营中心。
疯狂敛财引起海南相关部门注意。为避风头,张某锦、高某罡又收购了杭州一家新能源网约车公司,将投资充电桩置换成投资新能源网约车,后两人相继离开海南。2022年6月,公司主要人员基本转移至杭州,继续诱骗投资者再投资。
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办案民警曾轶告诉记者,该团伙反侦察意识很强,团伙骨干分子在公司运营期间全部使用假名,组织架构也层层叠套、真假交织。直到从涉案公司一笔67万元购车款找到突破口,锁定了车主高某罡,办案人员才得以摸清该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和组织架构。
2022年12月,海口市公安局在全国多地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这个犯罪团伙。
公安机关查明,截至2022年6月,全享通共售出充电桩近2万台,共吸收投资人资金11亿余元,其中约6亿元用于投资返利,约2亿元用于公司营销维护运转,剩余约3亿元资金被公司实控人、高管及营销团队瓜分。
高额返利诱人上当 花样百出骗取信任
短短时间内,这个草台“公司”为何能聚敛大量资金?
投资人王先生的心路变化颇具代表性。经人介绍,他2021年接触到全享通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该公司宣称,只要花58000元购买一个充电桩,交给公司代为运营,每周就可以返利1115元,一年回本,之后就是净赚。一次性购买13个充电桩,投资回报年化率可以达到200%。
起初,王先生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将信将疑的他到全享通公司总部考察,发现该公司位于海口繁华地段的写字楼内,不少人抱着资料在签合同,就有些动心。几天后,他参加了全享通公司在一家高档酒店举办的酒会和培训宣讲活动后,逐步打消了疑虑。
记者采访发现,全享通公司有以下新套路:
一是炒作时髦概念和投资风口,迷惑性强。 除了以“物联网科技型企业”自称、宣称有“政府补贴”“技术独有”等八大核心优势等噱头外,据公安机关介绍,该公司打着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旗号,编造“风口我来站,共同享未来”等口号极具蛊惑力。

二是多个国资光环让投资人真假难辨。 全享通公司的两大股东——上海某经济发展公司和上海某新能源科技公司,都在公开可查的股权关系上与能源、电力等国企巨头有关联。但其真实的合作实情,投资人很难查证,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三是利用社交平台打造“科技精英”人设,自称与名企、高校有合作,用假冒的名校专家站台宣讲。 除了常见的高档酒店推介、明星站台、免费考察等手段外,这伙骗子还营造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企业家、科学家形象,通过直播、举办线上线下行业研讨会等形式,让投资者更加深信不疑。
“庞氏骗局”马甲多 投资理财勿贪心
该案中,全享通标榜自己是“高科技”能源公司,集资手法却是老套的“庞氏骗局”。记者了解到,全享通制定了加速提成策略,即:同一投资者名下的充电桩,可按“一拖三”“一拖六”等方式加速获得提成返利,以此吸引投资者发展下线。因此,不少投资者带动友的钱也投了进去,损失惨重。
“投资理财勿贪心,遇到用提成拉人头等方式集资的,几乎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曾轶说,即使一时获利,最后大多都走向暴雷的结局。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官提醒,高息诱饵莫轻信,对“保本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宣传保持警惕,尤其是未取得金融资质的主体以理财、股权众筹等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
拍案:
近年来,非法集资不断变换马甲,让人防不胜防。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以高科技为噱头的新型非法集资隐蔽性、广泛性和传染性更强。广大群众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观念,勿贪图暴利,捂紧钱袋子,避免落入职业骗子的陷阱。
来源:新华社
骗子盯上“新能源汽车”,“风口”上的投资需擦亮双眼
以投资充电桩的名义搞“老鼠会”;自称与名企、知名高校有合作;打着国家政策旗号炒作“高大上”的概念……近日,海口市中级人民**发布了一起以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噱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不少新的作案手法值得关注。
该案让2000余名投资者的3亿元资金血本无归。办案民警和法官提醒,当前不少职业骗子利用新能源、光伏等新兴产业设计骗局,“风口”上的投资需擦亮双眼。
从空壳公司到收购真公司 真假交织设骗局
“新能源汽车现在很火,搞不好是一个生财之道……”2021年,身在杭州的主犯之一张某锦跑到上海,找到“好搭档”高某罡,琢磨打着“新能源”旗号非法集资。
两人一拍即合,盘算《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里有不少“机会”,决定来海南“干一票大的”。

这是全享通公司案发前的宣传海报。(海口市公安局供图)
2021年5月,两人通过购买空壳公司,在海口注册了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全享通公司”),以传销模式售卖新能源车充电桩,并在多个省份建立了运营中心。
疯狂敛财引起海南相关部门注意。为避风头,张某锦、高某罡又收购了杭州一家新能源网约车公司,将投资充电桩置换成投资新能源网约车,后两人相继离开海南。2022年6月,公司主要人员基本转移至杭州,继续诱骗投资者再投资。
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办案民警曾轶告诉记者,该团伙反侦察意识很强,团伙骨干分子在公司运营期间全部使用假名,组织架构也层层叠套、真假交织。直到从涉案公司一笔67万元购车款找到突破口,锁定了车主高某罡,办案人员才得以摸清该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和组织架构。
2022年12月,海口市公安局在全国多地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这个犯罪团伙。
公安机关查明,截至2022年6月,全享通共售出充电桩近2万台,共吸收投资人资金11亿余元,其中约6亿元用于投资返利,约2亿元用于公司营销维护运转,剩余约3亿元资金被公司实控人、高管及营销团队瓜分。
高额返利诱人上当 花样百出骗取信任
短短时间内,这个草台“公司”为何能聚敛大量资金?
投资人王先生的心路变化颇具代表性。经人介绍,他2021年接触到全享通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该公司宣称,只要花58000元购买一个充电桩,交给公司代为运营,每周就可以返利1115元,一年回本,之后就是净赚。一次性购买13个充电桩,投资回报年化率可以达到200%。
起初,王先生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将信将疑的他到全享通公司总部考察,发现该公司位于海口繁华地段的写字楼内,不少人抱着资料在签合同,就有些动心。几天后,他参加了全享通公司在一家高档酒店举办的酒会和培训宣讲活动后,逐步打消了疑虑。
记者采访发现,全享通公司有以下新套路:
一是炒作时髦概念和投资风口,迷惑性强。除了以“物联网科技型企业”自称、宣称有“政府补贴”“技术独有”等八大核心优势等噱头外,据公安机关介绍,该公司打着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旗号,编造“风口我来站,共同享未来”等口号极具蛊惑力。

这是全享通公司案发前的宣传海报。(海口市公安局供图)
二是多个国资光环让投资人真假难辨。全享通公司的两大股东——上海某经济发展公司和上海某新能源科技公司,都在公开可查的股权关系上与能源、电力等国企巨头有关联。但其真实的合作实情,投资人很难查证,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三是利用社交平台打造“科技精英”人设,自称与名企、高校有合作,用假冒的名校专家站台宣讲。除了常见的高档酒店推介、明星站台、免费考察等手段外,这伙骗子还营造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企业家、科学家形象,通过直播、举办线上线下行业研讨会等形式,让投资者更加深信不疑。
“庞氏骗局”马甲多 投资理财勿贪心
该案中,全享通标榜自己是“高科技”能源公司,集资手法却是老套的“庞氏骗局”。记者了解到,全享通制定了加速提成策略,即:同一投资者名下的充电桩,可按“一拖三”“一拖六”等方式加速获得提成返利,以此吸引投资者发展下线。因此,不少投资者带动友的钱也投了进去,损失惨重。
“投资理财勿贪心,遇到用提成拉人头等方式集资的,几乎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曾轶说,即使一时获利,最后大多都走向暴雷的结局。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官提醒,高息诱饵莫轻信,对“保本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宣传保持警惕,尤其是未取得金融资质的主体以理财、股权众筹等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
近年来,非法集资不断变换马甲,让人防不胜防。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以高科技为噱头的新型非法集资隐蔽性、广泛性和传染性更强。广大群众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观念,勿贪图暴利,捂紧钱袋子,避免落入职业骗子的陷阱。
(新华社记者:刘邓)
相关问答
新能源货车以租代购有哪些常见的骗局手法?-法律快车法律咨询
新能源货车以租代购有哪些常见的骗局手法?
电动汽车骗局是真的吗_车坛
这可能是因为很多人还不清楚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初衷导致的:1、推广新能源车(包括电动车)是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这样能逐步改变未来能源布局,...
道爵电动汽车酷越S一电600公里骗人吗?
目前还没有国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的。目前还没有国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的。
买新能源货车物流加盟被骗-找法网
买新能源货车物流加盟被骗交通事故律师解答共有2条你好,请简单阐述您的诉求追问:你好。前段时间,我老公在58同城上看到关于物流司机的招聘。说是可以以每月...
拼多多的电动汽车一千多可信吗?
拼多多一千多的电动一年还是可信的,因为在拼多多开网店是不需要店面,这样子的话就省去了店面的租金,还有在网上销路广销得多,商家是薄利多销。你如果还是不放...
新能源货车以租代购是骗局吗?-找法网
律师解答共有3条新能源货车以租代购非必然骗局,但需警惕。若遇诈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诈骗行为将受法律制裁。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且...
加盟电动车诈骗**之路是怎样的-在线法律咨询|律图
时下电动车行业可观的利润,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想分一杯羹,这就让骗子有了可趁之机,而网络上加盟电动车的广告铺天盖地,很难让加盟商难分真假,这就一步步掉入了骗子...
禾风新能源招聘靠谱吗?
从当前招聘信息来看,禾风新能源的招聘信息比较丰富,职位分布也比较全面,包括技术、销售、人力资源等方面,且发布的招聘信息均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看上去比较...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环保骗局吗_车坛
现在市面上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大家买的人也挺多的。虽然它确实挺受欢迎,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质疑:新能源车是不是打着环保旗号的骗局?其实不是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