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十大饮品品牌排名,美国几乎包揽前十
你喜欢喝饮料吗?你喜欢喝什么类型的饮料呢?你喜欢喝什么牌子的饮料呢?今天老冯就为大家分享2023年全球十大饮品品牌的排名。
此次排名是由英国知名的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的,其中美国品牌几乎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7个名额,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第十名:MiDw(激浪),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百事可乐,品牌价值:29.31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九名:Li(立顿),所属国家:英国,所属公司:立顿,品牌价值:32.06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八名:DP(胡椒博士),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七喜,品牌价值:39.72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七名:Si(雪碧),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可口可乐,品牌价值:49.97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六名:G(佳得乐),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百事可乐,品牌价值:52.76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五名:M(魔爪),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怪物能量,品牌价值:62.77亿美元,品牌评级:AA+
第四名:Nfé(雀巢),所属国家:瑞士,所属公司:雀巢,品牌价值:64.25亿美元,品牌评级:AA+
第三名:RB(红牛),所属国家:泰国,所属公司:天丝集团,品牌价值:68.92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二名:Pi(百事可乐),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百事集团,品牌价值:207.12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第一名:C-C(可口可乐),所属国家:美国,所属公司:可口可乐集团,品牌价值:353.79亿美元,品牌评级:AAA+
你最喜欢哪个品牌?评论区里留言吧!
关注老冯,一起了解更多品牌知识!
奶茶“新贵”喜茶走下神坛开启加盟模式!这张70万的“邀请函”能否赴约?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沈童报道
近日,一直以高端形象示人、坚持走直营路线的喜茶走下神坛,宣布将在非一线城市开设事业合伙门店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要知道,创始人聂云宸曾表示:“品牌这个事情比较虚,容易在落地的过程中走形,希望喜茶文化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传递下去。”而喜茶此番态度大转弯,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加盟模式一旦开启,原本走高端路线的喜茶能否为下沉市场所接受?对加盟商来说,究竟是机会还是“鸡肋”?
奶茶“新贵”向市场低头了?
2012年,喜茶诞生于广东省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由于无法注册商标,因此在2016年2月26日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截至2023年1月,喜茶已在全球近70个城市开出超800家门店,其中上海、深圳等地门店数量已突破百家。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其品牌概念较同期其他品牌更具独特性,自2015年开始,喜茶获得了众多资本的青睐。2016年,喜茶获得IDG资本及天使投资人何伯权一亿元的投资;2023年7月,喜茶完成了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刷新了中国茶饮界的融资纪录,估值达到了600亿元。
作为新茶饮的开创者,为何坚持了快10年直营的喜茶却突然开启加盟业务?难道聂云宸也向市场低头了?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喜茶开放加盟,其实是为维持业绩增速和规模增速,实现低成本扩张。
从当前喜茶的经营情况来看,其门店面临增长停滞状态。根据久谦咨询中台数据显示,在开设新店方面,2023年和2023年,喜茶门店总数分别为390家和695家,而直到2023年三季度,喜茶门店数量才突破800家,门店增速显然有所放缓。且从2023年开始,随着喜茶门店数量的增加,其收益并没有跟着门店数量的增长而增长,反而带来了门店分流的情况。
事实上,在当前奶茶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家奶茶企业跑马圈地成为整个市场的发展关键,特别是当前蜜雪冰城大规模的扩张。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帮助其实现了短期内的快速突破,特别在下沉市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对于喜茶来说,竞争对手的大规模扩张,是刺激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从目前整个奶茶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品牌都面临着比较大的竞争压力,当前的奶茶赛道已经出现了全面市场发展的趋势。此时,各家企业不断赛跑,谁的市场占有率更高,谁的市场就会发展得更好,奶茶就有可能在市场上更有所作为。当前奶茶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整个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江瀚认为:“对于像喜茶这样的企业来说,原先的直营模式虽然控制力很强,但是发展速度就相对较慢,对于当前抢占市场份额来说有着较大的市场劣势。”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其实这种小型的餐饮饮品店加盟的成本远远低于直营,不需要自己雇员工,成本就要低很多,也不需要支付租金。还有就是很多企业过去不做加盟,主要的瓶颈是加盟之后对加盟商的管理管控能力有很高的风险,容易出现加盟商经营达不到企业的管理标准而影响品牌的声誉。但是现在,随着大数据商业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现在企业对于加盟商的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对企业的业绩增长有很大帮助的情况下,一些重要的连锁经营为主的企业探索加盟也是必然要进行尝试的。”
不再执着于一线城市,开拓下沉市场
记者注意到,目前喜茶在全国共有847家门店,多集中于一线城市。而这种过于集中的门店布局,令其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影响。数据显示,从2023年7月起,喜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店均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以2023年10月数据为例,喜茶门店店均收入与销售坪效环比7月份下滑19%、18%;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则下滑了35%、32%。相较于直营模式的过重投入,加盟模式更能够帮助喜茶快速打开下沉市场,实现低成本的快速扩张。
而从喜茶近一年的开店情况来看,其似乎也开始不再专注于一线城市。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近一年的时间里,喜茶在非一线城市的开店数量明显增加。如,江苏淮安、福建龙岩、湖北襄阳、山东临沂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喜茶都是以高端形象示人,其价格也自然高出同类茶饮品牌。对于此番突然开启加盟,不少人认为其所面对的下沉市场或许不能轻松接受。对此,柏文喜表示赞同:“下沉市场在品牌认知度上接受喜茶可能会差一些,在原有的价格带上接受喜茶会更差,因此适当调整市场推广方式、策略,乃至产品与价格结构,是喜茶占领下沉市场的必要之举。”
(喜茶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喜茶此番“下凡”的条件也并不低。记者在喜茶微信公众平台的“事业合伙”一栏看到,关于成为喜茶事业合伙人需要的条件为:提供100万以上合法现金或等同可变现资产证明、成为合格的喜茶员工、在门店工作超过3个月、必须获得店长任职能力、开店后必须全身心投入日常经营、受过高等教育、有市场工作和从商经历、或者5年以上企业管理经验。而按照费用说明,要加盟一家喜茶门店所需费用为43.3万起。如果加上后期的原材料采购、房租及人工等费用,要想开一家喜茶店,实际的前期投入至少要70万左右。但根据喜茶的官方信息显示,其门店的毛利率可以达到60%,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样的毛利,对于加盟商来说无疑是有利可图的。但柏文喜表示:“加盟商要结合所在市场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才能有利可图,否则可能就会被喜茶割韭菜。”
(加盟喜茶条件)
加盟扩张并非高枕无忧
从长远来看,喜茶开启加盟模式后,也并非能够高枕无忧。当前,茶百道、COCO、沪上阿姨、古茗等品牌已在此前率先开启了在下沉市场的探索,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品牌效应。在此对比下,刚刚“下凡”的喜茶就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也正是因为如此,喜茶也必将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这加盟模式的应用就是喜茶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江瀚表示:“喜茶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开放加盟,其一大难题就是其本身的发展依靠的是比较强的自我管理和优势,但是一旦进行加盟之后,如何对加盟店进行有效的掌控将会成为最关键的事情。一旦这件事做不好,加盟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双刃剑,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压力。”
确实,当前市场有不少依靠加盟快速扩张的餐饮类企业,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因为产品质量、管理缺失、品控等问题而泯然众人矣,这或许就是加盟的双重作用。而对于当前的喜茶来说,如何平衡好加盟问题,以及后续又将进行怎样的市场布局,或许将是其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2023年度中国甜品连锁品牌TOP20
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王婷
编辑/周松平
导语:随着中国购物中心的高速成长和普及,中国大量的连锁经营品牌也凭借东风之力高速成长和扩张。《联商网》秉持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推出2023年度连锁品牌“龙舟榜”评选。
“龙舟榜”(DBLi)取自中国传统习俗——赛龙舟,而中国的连锁经营品牌逐渐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其中创新发展生生不息,也象征着始终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商业传统和创新活力。我们期待每年都比一比、赛一赛,让“龙舟榜”真正成为代表中国连锁商业的核心价值榜单。
近些年来,甜品赛道越来越被国内市场所重视。IDG国际食品分析机构数据显示,85%以上的中国人都喜欢吃甜品,甜品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027年中国甜品市场的产值预估达到3000亿,将保持年20%的增长率。
本期,《联商网》特别推出龙舟榜之“2023年度中国甜品连锁品牌TOP20”,从门店数据直观了解甜品这一赛道上各大品牌的发展规模,同时辅以门店评分、品牌融资估值等维度,对这些品牌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观察,从而一探国内甜品品牌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
注:门店数据来源于品牌官方披露、第三方数据平台以及媒体公开报道
按门店数量可以分为三类。规模在500家以下的品牌占绝大多数,共12家;门店数量达到500-1000家的甜品连锁品牌共5家;而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品牌仅有3家,占总数的15%。中小规模的品牌占比较大,可以看出甜品品牌的市场集中度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门店数在1000家以上有2家为豆花类甜品。一品豆花以1496家门店盘踞榜首,豆花妈妈铺开门店1000+,跻身前三;冰淇淋品牌DQ冰雪皇后则以1100+的门店数量位列第二。
中国的甜品市场古已有之,早在唐朝,有关甜品的买卖就已经在街市上普及。中式甜品种类繁多,且地域性特征明显,按地域可进一步细分为台式、广式以及港式等,而按种类分,又有豆类、糊类、牛奶类、糖水等诸多类别,如绿豆沙、芝麻糊、双皮奶、莲子糖水等都是常见的中式甜品。
随着外国甜品的进一步普及和渗透,当下中国市场的外来甜品大致可分为西式、日式两类,西式包括美、法、意等国家的甜品,主营品类有蛋糕、曲奇、冰淇淋等,代表品牌有LADYM、哈根达斯等。日式甜品主要品类有布丁、和果子、大福饼等,代表品牌有布歌东京、亭西和风甜品等。
从数量上看,中式甜品遍地开花。在TOP20的榜单中,仅有2家西式甜品上榜,分别是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和DQ冰雪皇后,二者均为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首店开业至今已近30年。余下的18家连锁品牌均为中式甜点品牌。
中式甜品扩张速度远快于西式,台式甜品风头最盛,共上榜品牌7家,排名前4的连锁品牌均为台式甜品,数量上占领绝对优势;紧随其后的是广式甜品,上榜品牌4家;再者就是经典的港式茶点和糖水,共上榜品牌3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满记甜品,成立至今已有27年时间,拥有近300家门店。
诸多类别中,糖水类甜品可以说是当下甜品大军中实力雄厚的流派,相关品牌共斩获《2023年度中国甜品连锁品牌TOP20》榜单的五个席位。以常见药材入味,具有调养功效的糖水不仅流行于两广、香港等地,也慢慢深入了更多区域,广为人知的有五条人糖水铺、赵记传承等;其次是台式甜品绵绵冰,共占据3个名额;而豆花类甜品和冰淇淋则并列第三,各有2个品牌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数量众多,但上述多数品牌的门店布局重心依旧在品牌发源地以及周边城市,并向下沉市场不断扩张,如一品豆花、豆花妈妈、冰冰酱等品牌,绝大多数门店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23》分析报告来看,虽然一线城市人口基数较大,消费能力较强,是饮品行业率先增长的区域,但是一线城市的饮品、甜品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状态,而低线城市甜品爱好群体正在迅速扩大,因此目前正成甜品品牌争相抢滩的重要市场。
门店规模是连锁甜品品牌的实力体现之一,而消费者满意度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品牌在服务、体验和运营等方面的水平。为此,我们参考大众点评评分,形成了“2023年度中国甜品连锁品牌好评榜TOP10”榜单。
注:排序标准为,选取30家门店统计大众点评评分,其中随机一二线和随机三四线城市各一半,最终统计平均分;门店数不足30家的品牌,按实际所有门店的大众点评评分统计平均分。
从整体数据表现来看,TOP10品牌大众点评评分均在4.2分以上(满分5分),其中PiHé、阑多琳甜品、迦南、分别以4.9、4.47、4.46的评分包揽前三。余下4到10名依次为GODIVA歌帝梵、派悦坊、法桐FLYTIMES、FF、Pi·YR小嫣然·法式甜品、芙蕾小姐以及LADYM。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数量和门店评分榜单的品牌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好评榜单TOP10上的甜品连锁品牌门店数量均未破百,门店数量最多的为GODIVA歌帝梵(68家),平均评分为4.45;门店数量最少的是来自法国的知名甜品品牌PiHé,它被誉为甜品届的爱马仕,2013年首次进入中国,国内仅有1家门店,评分高达4.9分,充分展现了小而美的发展理念。
另一方面,与门店规模榜上中式品牌霸屏的现象不同,好评榜单上TOP10均为西式甜品品牌。尤其是法式甜品,凭借精美的造型、多样的口感以及精致的服务体验获得了普遍认可,共有8家法式品牌上榜,代表性的法式甜品品类有拿破仑、慕斯蛋糕等。另外2家榜上有名的甜品连锁品牌分别为比利时巧克力品牌GODIVA歌帝梵和美式蛋糕品牌派悦坊。
就门店布局而言,好评榜TOP10的品牌均落户于一二线城市,其中阑多琳、迦南、法桐FLYTIMES、FF以及Pi·YR小嫣然·法式甜品等5家皆为区域性甜品连锁品牌,在少数城市集中布局,采取直营模式,品牌辐射范围内消费者认可度较高。
从国内首店开业时间来看,包括GODIVA歌帝梵和派悦坊和在内,仅2家品牌在中国的开店时间超过十年,多数品牌成立时间不长。成立最晚的是于2023年在杭州开出首店的Pi·YR小嫣然·法式甜品和芙蕾小姐,成立4年,在营门店均为2家。最早成立的GODIVA歌帝梵和派悦坊,在2009年,分别于上海和北京开出国内首店。今年的8月20日,派悦坊南京首店于南京新街口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开业亮相,这也是它在全国开设的第19家门店。
资本的认可也是甜品连锁品牌实力的有力佐证。根据近些年中国部分甜品连锁品牌融资估值情况表,可以一窥甜品赛道受资本青睐的程度。
注:上述甜品品牌融资统计面向的是电商以及实体零售甜品连锁品牌。
与烘焙领域热火朝天的融资情况相比,甜品融资市场略显冷清。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14年-2023年间甜品行业共有16起融资事件,千万元级融资项目最多,共4起;百万元级融资共3起;亿元级融资只有1起。融资轮次多集中在早期项目,有3家品牌获得两轮融资,其余10家仅完成一轮融资。
老牌港式甜点“满记甜品”在今年完成了新一轮的战略融资,作为甜品行业的大龄选手,满记甜品试图通过与年轻品牌“小满茶田”联姻来寻求模式上的突破,以匹配当前日新月异的多元化需求。老伙计许留山的倒下,给满记甜品敲响了警钟,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不过也有行业人士指出,满记甜品此举或许意在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国内并无甜品上市公司。虽然国人对甜品的热情不减,但目前我国市场尚未跑出真正具有绝对市场规模和统治能力的甜品连锁品牌。
除了个别老牌甜品品牌如许留山的关店潮、美国高端甜品品牌LADYM收回中国市场经营权等曾短暂引发关注外,甜品赛道整体话题性不高。究其原因,与甜品行业的品类分散、创新度不够有一定关联。
事实上,甜品概念十分宽泛,糖果糕饼、甜羹饮品、雪糕冰沙等都可以划作甜品的范畴,一家甜品店同时也是一家蛋糕店或者饮品店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营品类的多样性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单一品类的市场集中性,这决定了很多甜品品牌更多是以组合拳的形式打造产品矩阵。消费者可以在一家甜品店内搭配消费一份糕点和一份饮品,而它们都可以被叫做甜品。
当然,这不是甜品行业的全貌,只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随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演进,甜品领域也在朝着细分化趋势变革:目标客群进一步细分,产品进一步聚焦。
如近年来糖水赛道中分化出主推烤梨类产品的“烤梨先生”,针对女性消费者生理期推出各式功能性甜品的“暖燕·女生大姨妈伴侣”等等,给市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变化,也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
至于创新方面,虽然前几年西式甜品中也涌现了不少爆款单品,如芝士蛋糕、舒芙蕾、乌云冰淇淋,涌现了一批网红品牌,如彻思叔叔、瑞蜜可等。但大多是基于传统品类的改良融合,少有真正的创新,且品牌的爆火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营销炒作。依靠单品爆款走天下的策略并不长久,网红品牌火得快,热度下降得也快,很多昔日爆火的甜品品牌如今基本上已销声匿迹。
写在最后
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甜品在逐渐摆脱正餐配角的刻板印象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随着甜品行业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玩家入场占领细分赛道,产品种类客群定位将更加细化。
另一方面,甜品饮品化正在成为甜品出圈的新思路。甜品与饮品之间界限模糊的暧昧关系是天然的优势,书亦烧仙草就是甜品饮品化的典型;7分甜也从细分产品入手,将杨枝甘露这一经典港式甜品饮品化并由此开发出一系列产品;还有TEACROSS交茶点推出的提拉米苏奶茶乳酪等等都在印证这条思路的可行性。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甜品店其背后市场被归结为成本低、利润高的强刚需赛道,目前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