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如何服务好顾客,提高产品复购率
开奶茶店不能光有产品,在服务上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顾客来说,选择哪家奶茶店不仅仅是由饮品的味道决定,更重要的是服务。服务态度好了,顾客自然就愿意去;服务态度不好,产品再怎么厉害也留不住顾客。

现在各家奶茶店竞争非常激烈,突出服务也许就能在竞对当中脱颖而出。起源于重庆的豆吉汤圆奶茶十分注重品牌服务,各个门店在点评的星级都比较高,口碑很不错。豆吉规定门店见到客人要进行问好,如“下午好,豆吉欢迎您”,客人离开的时候会说“感谢光临豆吉,请慢走”。
1.
奶茶店员工应有这样的共识——商品不是给卖出去,而是被消费者很满意地买回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理解消费者、为消费者着想,有计划地与消费者就奶茶产品的细节进行沟通。
豆吉店员在为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会简单讲述产品的口感和风味,以及产品中会用到的原料。
2.
消费者入店后的一举一动、表情变化,员工都应观察仔细。在适当的时机及时介绍消费者看中的产品。唯有如此,才能适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使消费者感受到我们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
豆吉针对下单犹豫的顾客会及时进行产品推荐,一般会推荐招牌系列或近期新品,然后询问热饮/冷饮可以吗,标准糖可以吗。点单环节到此就结束了。如果顾客不打包,会帮其插好吸管(手不接触到吸管),并温馨提醒喝第一口时杯子不要倾斜。
3. 真诚待客原则
在奶茶店经营过程中,店员绝不能急于提升销量,而对商品的解说以偏概全,甚至以虚伪、欺瞒的言辞及态度,夸大商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店员必须设法延伸整个店铺的服务机能,甚至对消费者抱怨的处理,都应该让消费者感觉到奶茶店的诚意。
遇到节假日等消费高峰期,当外卖、自提、门店下单的情况同时出现,单量又比较大,安抚好顾客的情绪很重要。刚刚过去的五一节期间,豆吉调派了一些人员去辅助景区商圈等游客众多的门店。提前备好几倍的原料,保证营业期间的物资充足。
收银员在进行点单时,会大致告诉客人需要等待的时长,并提醒顾客尽量点制作比较快的饮品,减少等待时间。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也防止了差评的暴增。
4. 有效沟通原则
不能有效沟通,就无法达到销售目标。进行顺利沟通才能取得消费者的好感与信任,消费者才能听得进去我们所说的话,也就更易被说服。
与消费者交谈时,必须用对方熟悉的语言,不要用晦涩的语句(饮品行业专业词汇)影响沟通效果。另外,尽量聊消费者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店员说得再好,消费者听不进去,沟通也是无效的。
招牌饮品月售20多万杯,这个品牌靠“卖豆腐”圈粉?


聚焦细分品类,还有新机会吗?
最近,我发现一个品牌“陈多多”,打出“新式豆腐”饮品的标签,在竞争激烈的成都茶饮市场找到了新机会,招牌产品月销超过20万杯。
本期《咖门饮力黑马101》栏目,我跟陈多多创始人陈俊任聊了聊。


成都有个“豆腐奶茶”
招牌产品累积卖出超千万杯
和大家分享我在成都的新发现——
这是一家位于春熙路附近的档口店,路过门店,你首先会注意到这张海报,同时也会知道这家店的招牌:豆腐。

海报上写着“豆腐饮品累计销售10000000+”、“好喝自然受欢迎”,都在激发购买欲。
这款产品名叫“桂花酿豆腐”,将桂花酒酿和奶豆腐相结合,售价10元/杯。

它来自品牌陈多多,我了解到,起源于成都的陈多多,成立于2009年,客单价在11~14元,一开始定位烧仙草,产品多为烧仙草的延展。
去年,团队考虑到烧仙草品类的竞争和区域竞争,开始进行品牌转型和升级。
如今,VI的“蓝”加上“新式豆腐鲜泡茶”——独特定位,让陈多多在激烈的成都茶饮市场中找到了机会。
据介绍,转型过后,陈多多门店的营业额实现了翻倍增长,去年一年就在四川开出近200家门店。

那么,陈多多是如何关注到“豆腐饮品”这一细分赛道?选择单品类,如何做精做细?我和陈多多的创始人陈俊任聊了聊。

升级转型,是“看数据、听顾客”的
为什么要转型并选择将“豆腐”作为品牌标签,是我问陈俊任的第一个问题。
他告诉我,转型主要出自这几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品牌面临的现实困境:
烧仙草品类的竞争激烈,正在逐步压缩陈多多的上升空间。

成都作为书亦烧仙草的大本营,走在成都的街头上,随处可见书亦烧仙草的门店,在这种情况下,陈多多很难赢得更多的市场,品牌发展进入瓶颈。
其次,是品牌的单品类基因决定:
面对新一代对品牌忠诚度下降的消费群体,凭借差异化单品破圈,斩获新增用户成为茶饮行业常见的打法。
特别对于一直聚焦单品类发展的陈多多,选择细分赛道更适合品牌的基因。
最后,“豆腐饮品”是顾客的选择:
陈俊任告诉我,把”豆腐“作为品牌标签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是门店的数据分析出来的。
“每一次品牌的变革,都是用户给了信心。”
陈多多运营总监周林介绍道,现在主打的“桂花酿豆腐”,实际上在2018年就已经在门店上市,产品上市后,很快就成为门店点单TOP5。在一家主打烧仙草的品牌里,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定位“豆腐饮品”,实际上是选择顾客本身就有记忆点的产品,把它做成门店的招牌,更容易将产品与品牌基因相融合。
无论是研发、还是供应链都对这款产品更熟悉,降低了转型的成本,加盟商也更愿意配合。
在这样的优势下,品牌很快完成了转型,逐步减少烧仙草产品的比重,在门头、海报等外立面打出“新式豆腐鲜泡茶”的标签。

据介绍,转型之后,桂花酿豆腐的销量可以达到月均20万杯。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选择细分赛道的品牌需要将单品类做精做细,这十分考验品牌在运营以及营销等多方面的能力。
采访完陈多多的相关负责人,我发现他们在服务细节、团队培训等方面上也有一些经验。

提升营业额,他们总结了3个经验
1. 黄金“1分45秒”,直接影响顾客复购
如何提升顾客在门店的体验感,陈多多摸索出了一套“145”模式——指将顾客点单到拿到饮品的时间控制在1分45秒。
周林告诉我,陈多多的门店多为档口店,1分45秒是经过测算档口店顾客点单的黄金等待时间。

陈多多档口店
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点单、产品制作和打包等多方面人员的配合,店面本身也要引导顾客快速决策。
走进陈多多的门店,你经常看到大型灯箱上放着陈多多的招牌产品,比如桂花酿豆腐、杨枝甘露等等。
2. 将“人设”融入到门店,打造亲切感
做年轻人市场的品牌,都在努力打造品牌人设,希望用更加人性化、立体化的形象和消费者沟通,赢得年轻人的认可。

用更加立体化的形象和消费者沟通
这不仅需要一个外在的人设,更需要品牌拥有植根于骨子里的“人格魅力”。
陈多多的做法是将人设融入到门店用语中,一般的门店欢迎语多为“欢迎光临”,但陈多多的门店,将欢迎语改成了“多多欢迎您” 。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反复提到品牌名,也在塑造一个亲切的品牌人设。
3. 督导带队培训,定向解决问题
给员工做培训,对于快速拓店的品牌尤为重要。
在培训方面,陈多多的经验是,让督导来“带队”,培训加盟商。

“因为督导更清楚门店是什么状况。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因此,他们结合督导的建议,由督导协同组织,对门店的现实问题进行定向培训。
督导带队的一大优势,就是培训后的定向考核。 在日常的巡店中,督导可以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碎片化的带训和巩固。
一套流程下来,能达到真正的培训目的,而不是走个过场。运营上的努力让品牌也初具规模,去年,陈多多完成了快速拓店。

而当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细分品类,就不得不面临品类延伸和品牌打造的话题。

选择了“小赛道”
就用品牌感来做延伸
“豆腐饮品”,并不是一个可以做大的品类。
在研发看来,豆腐饮品的痛点在于:大部分豆腐都是偏乳味、布丁的形态为主,做热饮时会有一定的软化过程。
因此,对于陈多多来说,要想打造品类,就要通过门店质感、形象风格、IP输出等,来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这方面,他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选择将饱和度高的蓝色作为主题色,再搭配白色,门店空间设计明亮,记忆点高、出片率高。

下一步陈多多要考虑的,是如何围绕蓝色主题色,做更多的营销?
如何做好以陈多多为代表的人物设计?以及核心产品的不断升级、创新、区域化运营等等。
选择了一条“小赛道”,就要用品牌感,来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
今年,咖门将持续推出“饮力黑马101”栏目,发掘一批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品牌,发现区域市场的新动态。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品牌,欢迎推荐(或自荐),请联系记者/评论区留言。
相关问答
膳梨堂饮品店加盟需要多少钱-九州醉餐饮网
[回答]1.膳梨堂饮品配比秘方的传授,加盟者大概需要准备3000左右;2.门店设备需要封口机、制冰机、净水器、热水器、保温桶、冰箱等,总共要准备20000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