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加盟店饮食

本文目录

“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隆重揭晓!(附完整榜单)

“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隆重揭晓,究竟哪些品牌上榜?上榜品牌有何特点?

本文由红餐网(ID:h18)原创首发,作者:红餐品牌研究院。

9月7日,餐饮品类发展探讨沙龙暨《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新书发布会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形式,主要包含《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新书发布会、餐饮品类发展探讨沙龙、“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公布三大环节,历时近两小时,吸引了超2.5万人次观看、讨论,反响热烈。

作为本次直播活动的压轴环节,“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重磅揭晓。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视频查看完整榜单

220个头部品牌脱颖而出

为真实反映中国餐饮细分品类的发展现状,表彰大放异彩的餐饮品类头部品牌,为餐饮行业树立品牌榜样,“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如期而至。

1、专业的指数评测体系

本榜单的评选标准包含全网口碑指数、品牌传播指数、品牌经营指数、品牌关注度等四大维度,具体涵盖了在线评论数、好评度、微信指数、微博指数、媒体曝光、品牌基本情况、品牌经营状况等十二大数据指标。

2、经综合评审,220个优质品牌最终上榜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餐饮品类”的权威项目,本次评选面向近年发展较为耀眼的二十二大餐饮品类(包括茶饮、特色茶饮、火锅、特色火锅、米粉、烘焙、饺子馄饨、烤肉、烤鱼、卤味、比萨、日料、烧烤、酸菜鱼、特色小吃、西式快餐、小龙虾、中式快餐、包点、面馆、咖啡、轻食),借助严谨的指标体系,评选出了各品类的代表品牌。

红餐品牌研究院秉持严谨公正的态度,以红餐大数据为基础,结合红餐指数,依据品牌的全网口碑、品牌传播、品牌经营、品牌关注度等维度,历时近3个月时间,在全国6万多个品牌中,评选出了220个优秀餐饮品牌。

奖项综合解读

餐企韧性增强,行业迈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榜单一方面是对上榜餐饮品牌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在为餐饮企业塑造学习榜样。

本次评选的二十二大品类为餐饮品类中受关注度比较高的细分品类,因而从这些品类中遴选出来的上榜品牌实力均不赖。综合来看,2023年的上榜餐企呈现出了如下四方面特色。

1、餐企韧性较强

近年来,持续反复的新冠疫情给餐饮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有诸多门店因为经营不善而关门,可是我国餐企注销、吊销的数据并未显著上升。

据企查查数据,从2023年到2023年,我国餐企的注册数量在逐步上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6%,但是注销、吊销量却变动不大,年复合增长率仅有3.1%。可见,疫情之下,我国餐企的经营韧性或在逐渐增强。

2、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缓解经营压力

2023年新冠疫情仍未完全退散,此起彼伏的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承压之下,餐饮品牌或拓宽业务矩阵,或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以缓解经营压力。

一些餐饮品牌逐步重视外卖、外带业务,如MCff2023年上半年正式推出外卖服务;一些餐饮品牌谋求团餐业务,比如巴比依靠自身成熟供应链加快布局团餐市场,其2023年上半年团餐业务同比增长108.06%;与此同时,也有诸多品牌入局预制菜或者其它零售产品赛道……为了在疫情时代更好地存活下来,餐饮品牌均在积极探索。

3、告别粗放式发展,迈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在新形势下,餐饮行业正在逐渐告别过往的偏向做大门店规模,进入做强品牌力的精细化运营阶段。比如一些餐饮品牌为实现精细化运营,正在加速与数字科技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业务。这奈雪的茶、呷哺呷哺、老乡鸡、瑞幸咖啡、和府捞面等餐饮品牌则是较为典型的代表。

在如今的存量时代,精细化运营已经成为餐饮企业增长的原动力,也是餐饮产业升级的基础。可以预见,在头部餐饮品牌的带领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将重视精细化运营,餐企的经营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商场红利褪去,社区成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兴建的大型商场越来越多,商场餐饮竞争渐趋白热化,加上疫情之下,各地购物中心的客流受影响较大。不少专注在商场发展的餐饮品牌不得不寻找新的渠道布局,开辟社区店是广受青睐的新策略之一。

比如,本榜单上榜的袁记云饺、熊大爷、紫光园、南城香等都是社区餐饮的杰出代表,他们在近年均获得了较快发展。

细分品类解读

细分赛道龙头优势突出

每个上榜的品类均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下面将对具体品类的奖项进行解读。

1、2023中国茶饮、特色茶饮十大品牌

在“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中,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稳踞榜单的前三席位,而书亦烧仙草、古茗茶饮等品牌也因为今年的亮眼表现排名靠前。

蜜雪冰城凭借着一骑绝尘的门店规模和多次出圈的营销玩法斩获了“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单的首位。迄今为止,蜜雪冰城的门店数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茶饮品牌,成为茶饮品牌门店规模最大的品牌。与此同时,蜜雪冰城还在积极扩张版图,比如截至今年6月份,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数已经突破了1000家。今年7月份,蜜雪冰城宣布开放全国乡镇加盟,则被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要进一步收割乡镇市场。可见,未来蜜雪冰城品牌势能的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喜茶、奈雪的茶作为高端茶饮品牌的代表,今年相继主动降价,在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大背景下,这一举动不仅展示出其供应链优势,还有利于其扩大目标客群,对其他茶饮品牌进行降维打击。创而优则投,夯实产业布局也是诸多餐饮品牌的共同举措。比如2023年12月,奈雪的茶认购田野股份1200万股;2023年3月,奈雪的茶成立投资公司等。

在“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中,首次上榜的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近年来相继获得资本青睐,整体发展也较好。

同时,沪上阿姨、7分甜、吾饮良品、茉沏今年整体的表现均不错,本年度再次登上“2023中国特色茶饮十大品牌”榜。

而LINLEE柠檬茶、柠季柠檬茶专门店、丘大叔柠檬茶这三个品牌也因为在柠檬茶赛道表现突出而登上榜单。随着今年椰子饮品大热,椰不二凭借相对亮眼的门店规模和品牌力成为椰子饮品中唯一上榜的品牌。

2、2023中国火锅、特色火锅十大品牌

本次上榜的十大火锅品牌均实力强悍,榜首依旧是海底捞,呷哺呷哺位居第二,巴奴毛肚火锅排名第三。

2023年疫情形势不稳,经济持续低位,餐饮行业再次受到影响,上半年餐饮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海底捞上半年业绩亏损,但是其火锅界老大哥的地位目前仍旧无人能撼动,火锅赛道一超多强的局面或将持续。

另外,楠火锅、小龙坎火锅、大龙燚火锅、珮姐重庆火锅等火锅品牌均凭借扎实的品牌发展作风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比较好的口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社交属性的火锅品类受到较强冲击,加上品类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火锅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竞争局面。一方面,以海底捞、呷哺呷哺为代表的火锅巨头们遭遇经营瓶颈,陷入亏损窘境;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却表现火热,捞王、七欣天争夺火锅“第三股”,巴奴毛肚火锅、珮姐重庆火锅、周师兄重庆火锅等纷纷获得亿元融资。

随着火锅赛道逐渐拥挤,另辟蹊径的细分火锅赛道愈发火热。比如以有料火锅等“特色火锅”为代表的细分火锅品类以其差异化的定位迅速抢占市场,一批潜力品牌开始冒头。

在“2023中国特色火锅十大品牌”榜单中,捞王锅物料理、七欣天、朱光玉火锅馆今年的表现非常不错,捞王、七欣天纷纷向IPO发起了冲击,而马路边边、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等品牌在行业内和消费者心目中也拥有较好的品牌形象。

3、2023中式快餐、米粉、面馆十大品牌

在“2023中式快餐十大品牌”中,老乡鸡、乡村基排名靠前,是名副其实的中式快餐霸主。南城香、猪角·闽南猪脚饭等品牌均是今年新上榜的品牌,南城香作为北京当地的知名中式快餐品牌,这些年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比较高的地位,加上其自身也不断锤炼其品牌根基,在竞争激烈的中式快餐品类中站稳了脚跟。

随着乡村基、老乡鸡、老娘舅等品牌冲刺IPO,中式米饭快餐呈现出明显的崛起之势。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头部品牌开始向全国市场发起冲锋,为品类发展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中式米饭快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小吃快餐的第一大细分品类,粉面在近年来受到了较高的关注,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均创新高,粉面头部品牌的拓店速度也在加快。但由于细分品类众多,地域性强,粉面市场整体仍较分散,品牌跨区域发展有难度。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新兴品牌的快速崛起,粉面市场的格局正在渐渐生变。

在“2023中国面馆十大品牌”的榜单中,后端实力强大的和府捞面夺得首位,起步较早、积累深厚的味千拉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位居第二、第三位。今年新上榜名单上还看到近年大热的兰州拉面品牌,它们分别是陈香贵和马记永。面品类成为了资本的心头好,和府捞面、遇见小面、五爷拌面等品牌相继获得融资后,扩张速度均较为迅猛。

在今年新推出的“2023中国米粉十大品牌”榜单中,前三甲分别是阿香米线、五谷渔粉、蒙自源。阿香米线和蒙自源品牌发展较早,已经积累较强的品牌实力,整体发展稳健。

今年,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云南米线以外,独具特色的地方小众米粉也在发力,如江西米粉品牌子固路拌粉、新疆米粉品牌啊臻味道米粉、吴佳拌米粉、广西米粉品牌三品王等均凭借不错的实力得以登上榜单。

4、2023中国西式快餐、比萨十大品牌

肯德基、麦当劳向来是本土快餐品牌发展标杆,在“2023中国西式快餐十大品牌”的榜单中,这两个快餐双雄名居前列也是意料之中。总体来看,依旧是国外的品牌占多数,国内品牌仅占四席,分别是华莱士、德克士、派乐汉堡以及贝克汉堡。虽然国外品牌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国内的西式快餐品牌也在加速崛起,比如派乐汉堡、贝克汉堡等。

早年间,在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品牌的带领下,西式快餐经历了高速发展期。但由于产品种类简单,主要是汉堡、炸鸡、薯片等,创新较为受限,西式快餐品类的同质化问题开始出现,市场规模增长也逐渐乏力。近几年,西式快餐市场朝着品质升级的方向发展,ShkShk等高端化西式快餐品牌在加速崛起。

在比萨品类中,必胜客、尊宝比萨、达美乐比萨领跑,棒!约翰比萨、比格比萨、比萨玛尚诺等品牌紧随其后。令人欣喜的是,比萨品类中,国内品牌跟国外品牌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可见,国内比萨的品牌实力在日益增强。

5、2023中国特色小吃、卤味十大品牌

在“2023中国特色小吃十大品牌”中,前三席位并无太大变化,正新鸡排蝉联榜首,麻辣烫双雄杨国福和张亮紧随其后,位列第二、第三位。从门店规模上看,三者堪称是特色小吃品类中的巨无霸,诠释了小吃品类无限的可能性。

2023年疫情反弹,餐饮行业再受冲击,但炸串品牌喜姐炸串、夸父炸串仍旧逆势扩张,上半年拓店均近五百家,分别位列榜单第五、第七位。而这也是特色小吃十大品牌榜单中首次出现炸串品牌,以往发展较为混乱的炸串品类如今已经诞生了具有较强品牌力和规模效应的品牌。

“2023中国卤味十大品牌”榜单中,前四位分别是绝味鸭脖、周黑鸭、紫燕百味鸡和煌上煌。近日,紫燕百味鸡获准上市,即将成为“佐餐卤味第一股”,从此“卤味三巨头”变成了“卤味F4”。

盛香亭热卤作为细分热卤品类的先行者,再次冲进卤味前十名,并且与去年相比,其今年的名次还有所上升,而九多肉多、菊花开手撕藤椒鸡和卤江南作为新上榜品牌,今年发展情况整体不错,扩张势头较猛。

近年,卤味赛道在资本的助力下,多个新兴品牌加速扩张,其中新式热卤和卤味零食品牌表现最为亮眼。随着卤味赛道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卤味市场越来越细分,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6、2023中国烧烤、烤肉、烤鱼、酸菜鱼十大品牌

在餐饮领域中,烧烤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热门品类,其消费群体十分广泛。近年来,烧烤品类的关注度一直在攀升,烧烤品牌的实力整体提升不少。但受疫情反复,以及消费场景单一等因素的影响,近期烧烤品类表现稍有疲软,增速逐渐放缓。

从品牌的排名来看,木屋烧烤和很久以前羊肉串、丰茂烤串稳踞前三位。从上榜的烧烤品牌来看,大多为各区域比较有名的代表品牌,品牌全国化发展进程有待推进。

在烧烤品类整体热度表现平平的情况下,烤肉品类的热度却持续走高,尤其是融合烤肉品类的热度非常高,涌现出了以九田家、柒酒烤肉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品牌。北木南烤肉和酒、小猪查理川式烤肉等品牌也凭借较快的发展速度,冲上本次榜单中。

今年烤鱼品类的上榜品牌相较去年有一些新的变化。具体来看,排名前三位依旧是半天妖烤鱼、探鱼、鱼酷活鱼烤鱼,半天妖烤鱼今年门店突破了千店,门店规模遥遥领先同行,因而夺得榜首,探鱼居于第二位。愿者上钩、花千代秘制烤鱼、青炉里青花椒烤鱼这三个品牌则是首次上榜。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竞争环境的同质化和消费者对烤鱼的高品质需求倒逼着烤鱼品牌不断进行升级迭代,也在驱动烤鱼品类进行新一轮的变革。

因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近年来专注于酸菜鱼的主题餐厅在我国兴起并迅速扩张,酸菜鱼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催生了一批以太二酸菜鱼、江渔儿、鱼你在一起等为代表的酸菜鱼品牌。

在“2023年中国酸菜鱼十大品牌”中,太二酸菜鱼凭借雄厚的品牌实力再次拔得头筹,江渔儿紧随其后,截至目前,江渔儿的全国门店已经达到了300家,扩张速度较为迅速。同时,渝是乎、姚姚酸菜鱼也在稳步发展中。

7、2023中国饺子馄饨、包点十大品牌

在“2023中国饺子馄饨十大品牌”榜单中,喜家德再次荣登榜首,袁记云饺、吉祥馄饨和如意馄饨紧随其后。位居第五的熊大爷以现包生鲜饺子的小店经营模式获得资本青睐。

可外带、可堂食、可零售的模式满足了不同消费需求,消费场景也进一步扩大。明档现包也进一步传递了新鲜的品牌理念,这或许是饺子馄饨品类一个值得尝试的探索方向。

在“2023中国包点十大品牌”中,巴比稳踞首位,其他上榜品牌则是多以区域化发展为主。总体上看,目前包点品类依旧区域特性较强,产品口味、供应链是跨区域发展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包点赛道出现了一批以“包馔夜包子”为代表的新锐品牌,它们通过创新消费场景、重构门店模型等策略迅速崛起,使得包子赛道一时间备受关注。

8、2023中国烘焙、小龙虾、日料十大品牌

“2023中国烘焙十大品牌”榜单中,除了好利来、元祖食品、美心西饼等西式烘焙品牌之外,还有泸溪河、虎头局渣打饼行等新中式烘焙品牌荣誉上榜。

相较去年,今年资本对烘焙品类的态度渐趋平淡。进入2023年,很多面包烘焙品牌门店的客流出现较明显的下滑,新锐烘焙品牌的扩张脚步也稍有放缓。但新国潮文化依旧盛行,希望烘焙头部品牌能够努力破局,打造自身专属品牌壁垒和产品力“护城河”,继续引领品类朝着更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在“2023中国小龙虾十大品牌”榜单,胡大饭馆、靓靓蒸虾、文和友龙虾馆排名靠前,聚味瞿记为首次上榜品牌。随着小龙虾养殖条件和供应链不断完善,小龙虾的供需逐步趋于平衡,小龙虾产品渗透力不断增强,不只在小龙虾餐饮专营门店,其他餐饮品类门店、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均可以看到小龙虾的身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小龙虾专营店面临各方抢食的窘境,头部品牌为了获取更大的优势纷纷开始创新求变,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在“2023中国日料十大品牌”榜单中,N多寿司斩获榜首,上井精致料理、元气寿司位居其后。与去年榜单相比,今年上榜的综合日料餐厅占比有所上升,上榜品牌有上井精致料理、赤坂亭、将太无二、村上一屋等。

新上榜的上井精致料理今年已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可见,日料市场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9、2023中国咖啡、轻食十大品牌

“2023中国咖啡十大品牌”榜单中,瑞幸咖啡、星巴克、Ti咖啡位列前三。尽管星巴克依旧是全球现磨咖啡品类的老大哥,但从中国市场来看,瑞幸咖啡已经悄无声息地跑赢星巴克,登上榜首。与此同时,不少新锐品牌也一路高歌猛进,如本年度榜单上的MCff、Nww挪瓦咖啡、MS、SwCff和代数学家咖啡等。

不少本土跨界品牌也在加速入局咖啡赛道。比如2023年5月,李宁咖啡在北京、广东、福建等地区的部分李宁运动服饰门店进行售卖,而中国邮政旗下的邮局咖啡也在厦门正式营业。同时,中石化、同仁堂、万达等龙头企业也跨界卖起了咖啡。这些跨界巨头纷纷投身本已竞争激烈的咖啡赛道,进一步壮大了崛起中的本土咖啡品牌阵营。

新冠疫情让营养健康饮食风潮再度盛行,轻食品牌也受到广泛关注。在今年新增的“2023中国轻食十大品牌”榜单中,老资历玩家W沃歌斯荣登榜首。尽管W沃歌斯被曝出了已出售的消息,但从其今年的发展势态来看,疫情反复的情况下W沃歌斯依然实现门店规模增长,可见其韧性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老前辈”的新元素去年却宣布进入破产清算流程。旧人落幕的同时,新人也在不断登场,轻食赛道越来越多具有实力的新品牌涌现,如今年榜上的沙野轻食、超能鹿战队、FOODBOWL超级碗等品牌。

未来,红餐品牌研究院将继续关注更多细分品类的优秀品牌,探索中国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红餐品牌研究院每月也会更新头部餐饮品牌的红餐指数排名情况,敬请垂注下方公众号:餐饮品牌观察,了解每月的红餐指数详情。

后续来了!餐饮店加盟陷阱多,这份避坑指南快收下

南国早报客户端报道了《新手投资餐饮踩坑?南宁多人加盟品牌牛肉粉,开店一个月就凉凉》之后,引起了餐饮界以及广大公众的关注,不仅是米粉加盟,近年来的奶茶店加盟、串串火锅加盟等,也存在陷阱和误区。

贴名牌招商加盟很多见

加盟某牛肉粉亏了27万元

“南国早报客户端报道的‘某酸某辣’加盟商的经历和我很像。“内蒙古人张女士对记者说。三年前,张女士在南宁投资了50万元开了一家餐厅,马上就要回本了,但2023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来,她亏损了20多万元,只能把店关了到深圳去打工。

“我认为自己开单店没有影响力,从深圳回到南宁后,我想加盟牛肉粉店,当在网上搜索‘三×王’,就有招商人员来电说他们是‘三×王’的子品牌,只要20多万元就能开店。于是,我8月到杭州考察后交了5.8万元加盟费,并于9月13日在西乡塘区客运站地铁商业街开了一家‘福×公社’牛肉粉店,开业2个多月以来,每天亏损500多元,27万元打了水漂。而且‘福×公社’的多家加盟店也是亏损。”张女士说。

张女士加盟的“福×公社”牛肉粉店每天都在亏钱。男顾总熬吧客户端记者雷小琴摄

为什么离张女士的店不远处的另一家牛肉粉店顾客盈门,每天营业额数千元,而张女士却几乎每天亏损呢?她自己分析,是由于原料供应不稳定,知名度小造成的。

百色、贵港等地的“某酸某辣”米粉店加盟商也纷纷来电,称对开店经营信心不足,而部分加盟商则准备起诉“某酸某辣”。

傍着知名品牌招商加盟,是一些快招公司惯用的伎俩。南宁餐饮界的业内人士王先生介绍,不仅是牛肉粉,奶茶也存在快招骗局,投资者搜索某知名品牌的茶饮,会即刻跳出加盟网站,当你留下个人信息后,打电话来的却是另一家品牌,招商人员用“研发、运营、销售都是同一个团队”的话术吸引加盟。加盟后,加盟商会发现采购的物料、耗材等比网上卖的要贵、物料质量也不好,加上租金、人工等压力,奶茶店也支撑不了多久。

不是流行就一定能赚

串串店选址不当亏损60多万元

2017年,黄先生从广东回到南宁后获得了一家知名米粉店的加盟资格,因为对南宁商圈不了解,在广西民族大学附近某购物中心租下了一间200多平方米的铺面,谁知米粉店审核地址时认为不适合开店。但他已押六付三,付给房东28.8万元租金,只好硬着头皮找了一家串串火锅店加盟。

“当时串串火锅很流行,本以为靠近大学,串串店会火,没想到的是,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加上购物中心运营不好,租金高、公摊高,进店人数少,我苦苦撑了2年,亏损了60多万元,退出了餐饮行业。”黄先生叹惜道。

黄先生提醒有意加盟餐饮品牌的人士,首要选好知名的、优质的加盟品牌,其次要按照加盟总部的要求精心选址,不要贸然租下自认为好的店铺,最后就是要用心经营,不能当甩手掌柜。

想投资餐饮加盟店,如何才能避坑呢?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名厨委常务副主席许东平教大家一些加盟避坑的办法。

1.识破假招商链接:搜索想要加盟的品牌时,注意看链接上是否有广告标识,是否跳转到其他加盟网站,这很可能是快招公司的诱饵,千万不要填写个人信息。需要加盟,应到该品牌的官方微信上去了解。

2.警惕移花接木:当你接到某知名餐饮品牌的招商电话时,对方先会给出它的基本情况,同时会说它的开店成本很高,比如至少需要100万元等。这时如果你犹豫了,招商人员就会立马给出另外一个品牌,并号称名气虽然没有A品牌大,但是产品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费用还低,甚至于说是同一个团队运作的。

3.不要偏听偏信:想加盟一家餐饮店,第一看证照等,看是否具有商标注册、特许加盟经营许可。可以直接致电知名品牌总部咨询,而不要听一面之词。

4.实地考察门店:招商人员带你去看的餐饮店都是很热闹的,这种火爆可能是请人排队的或是用低价吸引的。外卖数据9999+也不意味着赚钱,可到线下其他加盟店了解实际经营情况。

5.认真考察总部:一个正规的加盟连锁品牌,人员配置是齐全的,包括店面设计、运营等人员,如果总部全是招商人员,都在打电话,那就要留心点了。同时要了解该品牌是否有中央厨房,物料库存多不多,供应链是否稳定,产品是否有独特性,是否适合当地人的口味等等。

6.看清楚加盟合同:要看是与法人签的合同,还是和第三方签的合同。了解是否列明有加盟犹豫期,如加盟者在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还要看相关的约定,比如:口头承诺的返装修费、送设备等是否有列明。

7.店面选址:看看周围同类品牌的销售数据,估算其利润空间,自己开店是否真能赚钱。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提醒广大餐饮投资者注意鉴别加盟资质,尤其是对方是否已经在当地进行了特许经营许可备案,否则都属于非法经营。另一方面,协会也敦促广西的米粉品牌商家主动发布正面信息,引导投资者正确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区分良莠。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假冒伪劣,及时发布品牌声明以正视听,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正义,体现行业责任担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疫情反复之下,连锁餐饮逆袭求生的3大模式和9个建议

2023年疫情反复之下,餐饮人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难了。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37.3万家。也就是说,在反复的疫情封控和负增长的数据之下,近37万家餐馆消失在2023年上半年的冰冷黑夜里。

谭鱼头创始人谭长安曾说,“二十年前餐饮业很难,但当我们穿越时间周期来到二十年以后,发现未来的餐饮可能更难。”

面对这样的未来餐饮困境,餐饮品牌该如何应对呢?

8月1-3日,CCFA新消费论坛,船井咨询郎禄媛分享的《提新发展模型,助力餐企求生变好》的主题演讲,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思路。

01

越是疫情之下

越要把握好时间的力量

“越是行业低迷时期,越是拉开差距扩大份额的好时机!”而时间是品牌能够塑造的最大差异壁垒。

中国的餐饮市场为什么会那么快就陷入餐饮红海?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耐心去打磨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只想走捷径快速盈利,一味追逐各种风口。

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市场加速变化,餐饮人心里更是浮躁。

萨莉亚在中国开了20家门店才开始盈利。星巴克创业17年才开了17家门店。门店数达到100家的时候,也还是亏损状态。时间才能沉淀出品牌真正的竞争力。

所以,餐饮老板们必须调整好心态,把握好时间的力量。

如何用时间打造对手追不上的优势呢?

选定一个赛道。这个赛道或许是你的竞争对手看不起或小瞧的,或许需要时间和钱的成本堆积才能真正实现盈利的,或许需要大量投资或者耗费巨大管理成本才能做成的。竞争对手越不想做的赛道,越具有时间优势。

但一旦你坚持了下去,将品牌慢慢的做了起来,前期所有的困难都将成为品牌未来的防护壁垒。竞争对手想要进入,要么技术难以成功,要么就是管理或者其他层面难以达到你的品牌高度。

当然,在时间层面之外,餐饮连锁品牌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或者两者融合?要真正做好连锁,都必须做好以下3点:

1、门店模式要锋利

选址一定要有品牌自己的规则,不能想开到哪里就是哪里,也不必执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市场。反而是潜力比北上广深略低,但品牌很快能够占据优势的市场,更具有想象力。

同时,为品牌设定合理规模,不要上来千店、万店,那不现实。同时,品牌门店内操作流程,最好可以做到标准化,减量减少多余的动作。

店内外装修、布局、设备备品统一化,便于企业运营管理。确定要门店的收益架构。

2、最好选择加密型开店

选定一个优势商圈密集型开店,比‘全国摊大饼’开店更有优势。

可以快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抢占这部分区域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可以提高品牌广告的投入产出,降低品牌人才招聘、培训的成本;

还可以减少门店管理成本。以供应链的形式,控制物流成本。

3、用好品牌规模优势

品牌将区域走顺了以后,就可以开启连锁品牌的规模优势了。

品牌门店规模快速扩大,可获取与单店相比更大的收益。同时,通过大批量采购与供应商以量换价,加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提高采购竞争力,降低售价。

当然,数字化时代,通过数字资产构建技术体系,提高门店运营效率,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也很重要。

02

市场小商圈化下

适配的3种开店模式

以前,餐饮品牌们大部分都追逐于大商圈,商业中心的商圈,抢占商场旺铺快速引流消费者,然后用自身优势稳固消费群体从而实现盈利目标,但现在情况已改变。

大树底下好乘凉时代已经过去,大型商圈的空铺率已经越来越高,再加上高昂房租、食材、人员成本,相比而言,生活类中小商圈、社区经济商圈反而更具优势。

餐饮品牌如何应对这种小商圈化市场变革呢?在这里,郎禄媛给出了未来餐饮品牌应对新市场的三种开店新模式。

“尽管都是小商圈,但是因为实际构成不同,其开店模式也不尽一致。主要分为社区商业体聚集型小商圈、门店饱和型小商圈和社区生活区小商圈。”

针对社区商业体聚集型小商圈,需要将更专业、具有差异化的商品作为竞争武器,明确目标客层与来店动机、目标为获取高翻台。

“这是一个人流密集的肉搏战市场,其关键要素是选址好、差异化、专门店化、平效高、翻台高、省人化。”

针对门店饱和型小商圈,则可以在商圈内大量开店、提高自企门店布局密度、防止竞业加入商圈,简而言之就是密集型轰炸性开店。

将目光从单店利润转向商圈内全店利润总额、目标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典型的案例,就是星巴克。核心就是将门店功能做好,将来店动机做丰富。

针对社区生活区小商圈,则需要保持产品线丰富性,扩大吸引主客群的范围,增加利用动机,从而提高来店频率,目标成为地区NO.1。

“而在这个商圈开店的关键要素是竞业少、日常刚需、品类多、投资低、盈亏平衡点低。”

品牌的门店自身覆盖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品牌能在商圈开多少门店。

711在日本开一家门店,只需要周边6000人;然而,吉野家开一家门店,周围必须有10万人。而开一家萨莉亚,则需要12万人。

客单价越高,品牌能开的门店数越低。

倘若正餐品牌想要适配小商圈,比如说太二,原本的店型必须开在50万人口的大商圈。但在小商圈趋势下,太二想要开到10万人商圈里面,就必须调整店型,将门店面积缩小,SKU减少,品类增多。

经典案例:金戈戈豉油鸡

金戈戈香港豉油鸡成立于2023年9月,主打豉油鸡特色单品。

曾经门店大多位于中心办公及商业复合大商圈,面积在100-200㎡左右,客单价80-100元,为全年龄段客群提供全场景的品质饮食。

疫情之后,到店顾客变少了,而到家需求越发强烈,金戈戈察觉到了这个趋势,开始调整店型,进入以辐射社区为主的中小商圈。

金戈戈社区门店在30㎡左右,客单仅是商场店(70-80元)的一半,人均20-30元,核心产品也从原本的正餐变成了供应核心产品+家庭餐桌新店预制菜+特供甄选优质农副产品,满足顾客“外带”“居家自饮”等多种消费需求。

据悉,目前金戈戈30平米店铺业绩可达30万,坪效1万/月,人效6万/月。

03

餐饮底层逻辑已变

品牌适应新市场的9个建议

持续了近三年的疫情,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以前的大型商业聚餐、接待,多人聚餐、宴会、旅游用餐开始大幅减少,相反外卖自提、半成品或者预制菜、冷冻食品、居家做饭等场景猛烈增多了。

不过,餐饮的日常刚需用餐、单身人群以及少数人的聚会用餐以及重大纪念日等活动的用餐,基本保持不变。

正因为如此,景点区餐饮因为周边居住人口少,在疫情缺乏外部客流进入的情况下,营业呈现急剧下滑状态。

而商业区则因为疫情各种禁止聚集等政策的实施,人流量大幅度缩水。即便是堂食开放,也很少出现报复性消费状况。

办公区因为所属区域白领们的刚性用餐需求,只呈现微下滑状态。

相反,而以居住为主的社区消费需求,因为满足了的是消费者的日常刚性需求,反而成为了当下连锁餐饮品牌们的机遇。

而从消费层面来看,消费者对低消费需求、便利性消费需求都没有很大的改变,反而是深度探索型、品牌执着性消费出现了爆发性增长。

郎禄媛认为,餐饮的品牌需求时代已经到来了。面对这样的变化,连锁餐饮品牌该怎么做呢?郎禄媛提出了以下建议:

1、在门店布局上,抛弃曾经全国性大范围开店的“大开大合”门店战略,深耕品牌大本营,以密集型布局战略在本地先打造领先优势,并以此为模型在临近城市不断复制。

2、在门店选址上,抛弃曾经的大商圈/市中心/购物中心选址,转向中小型商圈、生活商圈以及社区经济里面。

3、在品牌与店型上,不要局限于单一品牌单一店型模式,而是在深耕大本营的基础上,打造多品牌新曲线,单品牌多店型,去更小的商圈开店。

4、在发展模式上,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模式,都要不断强化总部专业职能。

5、在业态层面,从快餐、正餐为主的餐饮,向未来潜力的业态转化,比如说品质小吃、快简餐融合业态以及具备情绪价值的餐饮业态转化。

6、在营业层面,从如今的偏重新顾客转向留住老顾客,提高老顾客的留存和复购率。

7、在销售渠道上,转变原来以堂食为主的销售观念,转向线上线下全域销售,将堂食、外卖、零售等渠道都做起来。

8、在经营思路上,不要再大肆烧钱扩张,营销,保留好手里的子弹,冷静去开店。同时调整自己的“非三高”模型,提升门店的人效与坪效。

9、在品牌KPI上,不要只盯着品牌扩张的门店数和营业额层面,而应该将更多的眼光放在品牌门店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层面,门店扩张再多,投资回报率低,品牌也很难经营下去。

在当前大环境变革期,餐企无论如何发展都要认清正确的趋势,调整到正确的战略方向和赛道上,再做足够的投入。寻求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END-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