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原名:陈崇德;乳名:香哥),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祖籍江西省,是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成岗的原型。
陈然曾上过小学及职业学校。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随家人迁往宜昌市等地。1938年夏,他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剧团”。1939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随“抗战剧团”到达重庆市。“皖南事变”后,他在重庆中粮公司机器厂工作,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47年2月,他在重庆参与筹办《彷徨》杂志,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1947年7月,中共重庆地下党决定编印《挺进报》,他先后被任命为《挺进报》特支组织委员、书记,负责报纸的油印和分发工作。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他被中国国民党特务逮捕,被囚禁于军统白公馆监狱,曾遭受老虎凳等刑罚。在狱中,他将从国民党将领黄显声获得的消息写在纸条上,传递给其他在押人员,这些纸条被称为“狱中挺进报”。期间,他多次被要求撰写“我的“自白”书”,最终写下题为《我的“自白”书》的文章。新中国成立消息传入监狱时,他与其他在押人员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押往渣滓洞集中营附近的大坪刑场,他在刑场上横眉冷对,用反绑的双手将背上的死囚标签扯下,喝令“从正面向我开枪”,被敌人称为“慷慨悲歌之士”,英勇就义时他年仅26岁。
人物生平
1923年11月,陈然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父母为纪念其出生地,将其乳名取为“香哥”。陈然曾上过小学及职业学校。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陈然随家人流亡到宜昌市等地。1938年夏,15岁的陈然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剧团”。在“抗战剧团”,陈然是合唱队的歌手,也常在大型演出中担任朗诵和报幕工作。1939年3月,16岁的陈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陈然随“抗战剧团”到达重庆市。“皖南事变”后,陈然在重庆中粮公司机器厂工作,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继续参加各类集会活动。其间,陈然有意前往延安市,但未能成行。在党组织帮助下,他认识到白区同样需要党的工作,遂决定留在重庆。1946年1月,陈然在重庆参与“沧白堂事件”。同年,陈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7年2月,中共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馆迁往延安,重庆的民主运动失去领导中心。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领导和支持下,陈然在重庆参与筹办了《彷徨》杂志,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随后,陈然与《彷徨》杂志的同志将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寄来的《群众》周刊及《新华社电讯稿》摘录后编印为陈景韩油印小报,在群众中秘密传阅。1947年夏,吕振羽党组织失去联系的陈然重新入党。1947年7月,中共重庆地下党决定该油印小报命名为《挺进报》,并作为市委机关报使用。陈然先被任命为《挺进报》特支组织委员,后担任特别支部书记,负责报纸的油印和分发工作。同时,他在重庆中粮公司机器厂任代理厂长,白天负责厂务,夜间从事《挺进报》的印刷和分送。他通过学习印刷知识和研究印刷技术,使蜡纸印刷数量由四五十份增加到千余份。为发行《挺进报》,他将印好的报纸隐藏后再在夜间投放。此外,他还参与印刷《反攻》及其他革命小册子。
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在印刷第23期《挺进报》时被中国国民党特务逮捕,被囚禁于军统白公馆监狱。在狱中,陈然遭受老虎凳等刑罚,两腿受伤。他承认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表示《挺进报》由其一人负责。陈然通过楼板上的孔道与狱中党组织保持联系,将从国民党将领黄显声获得的消息写在纸条上,传递给其他在押人员,这些纸条被称为“狱中挺进报”。期间,他多次被要求撰写“我的“自白”书”,最终写下题为《我的“自白”书》的文章。新中国成立消息传入监狱时,他与其他在押人员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中国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6岁。。他在刑场上横眉冷对,用反绑的双手将背上的死囚标签扯下,喝令“从正面向我开枪”,被敌人称为“慷慨悲歌之士”。
家庭生活
陈然的父母均为江西人,父亲陈凤书在海关从事文员工作,曾在香河县供职,先后在北京、上海市、安徽、湖北、重庆市等地工作。陈然出生时已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排行第四。陈然的哥哥为陈崇基,姐夫为昌兄。
主要作品
《论气节》
《论气节》是陈然于1947年在《彷徨》杂志第五期“小论坛”栏目中发表的文章。文章开头写道:“气节,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精神。什么是气节?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平时能安平乐道,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下能坚定信念,而不惊慌失措,以致于‘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气节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其中还写道:“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许多先贤用头颅、热血、齿、舌,在是与非,黑与白,真理与狂妄,正义与罪恶,善良与暴戾之间,筑起一座崇高的界碑!”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人物事迹
参与抗日宣传与救亡活动
陈然在幼年时期受到家庭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帝国主义产生反感。随着父亲陈凤书的工作调动,他先后从上海市迁居杭州市、芜湖市、沙市区等地,生活和学习有所变动。抗战爆发后,受大姐思想影响,陈然产生了前往前线抗日的意愿。1938年夏,陈凤书由沙市调至宜昌市海关,全家随迁至宜昌。随后,15岁的陈然与二姐参加了“宜昌抗战剧团”,参与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宜昌抗战剧团于1938年5月29日成立,由中共宜昌地方党组织领导,得到社会各界支持,由青年组成,负责宣传抗日救亡。剧团除在宜昌城区剧场公演外,还在街头、工厂、码头、医院、难民收容所、儿童教养院和航空站等地演出,活动范围覆盖宜昌城乡及周边县镇,并延伸至四川万县,行程约3000里。剧团演出剧目包括《保卫卢沟桥》《故乡》等60余种,公演72场,送演802场,观众约11万人次,参演成员达210余人,陈然为其中一员。在剧团中,陈然参与歌咏队工作,承担报幕和诗歌朗诵,并参与团内生活服务工作。据《宜昌抗战剧团斗争史略》记载,家乡沦陷促使他参加剧团的救亡活动。抗日宣传活动对陈然的经历产生影响,增强了其共产主义理想和救国意愿。
前往前线救助孤儿难童
1939年春,年仅16岁的陈然在中共宜昌抗战剧团党支部书记陈沫潮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陈然多次请缨前往前线,参与抗日文艺工作。据《参加沙洋前线抢救难童记》记载,1939年夏,陈然与程季华等5人报名参加中华慈幼协会战地工作队,前往襄河前线沙洋一带抢救孤儿和难童。根据团长冷善远的工作安排,他们步行经过当阳市、慈化寺、河溶镇、十里铺至沙洋县前线,宣传四川奉节保育院难童学习和娱乐的情况,并对愿意随行的难童进行登记,以便返回宜昌市后转送至四川奉节保育院。到达沙洋后,他们在守卫前沿阵地的川军团长带领下演唱抗日歌曲和表演节目,并通过战壕射击孔练习射击。两个多月内,陈然与战友步行数百里,收容了100余名难童。在返回宜昌途中,他们在简陋住所栖身,为难童洗澡、理发、更换衣物,并提供其他生活照料。
重庆地下工作及牺牲
1940年4月,中国国民党在湖北开展反共行动,宜昌抗战剧团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实施战略转移,陈然接到通知准备随剧团前往延安市。此时,陈然因疟疾复发离开剧团,在巴东家中养病。1941年底,陈然随家迁至重庆,与原剧团部分同志取得联系,其党组织关系转至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由徐冰负责联系和领导。1945年,党通过《群众周刊》号召在蒋管区开展“民主青年”活动,陈然参与组织读书会,带领青年学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整风文献》及其他文章和书籍。该读书会逐步形成民主青年有组织力量,并建立简易印刷所,印制进步宣传品。1945年10月,陈然在重庆野猫溪中国粮食公司修理加工厂担任管理员。1946年1月18日晚,李公朴主持会议,中共代表王若飞在沧白堂作报告时,中国国民党特务破坏会场,陈然组织进步青年维持秩序,并在与特务冲突中头部受伤。1947年1月,陈然与其他青年创办《彷徨》杂志,负责通联工作。重庆地下党市委介入后,将杂志定名为《挺进报》,作为市委机关报,陈然继续负责电讯稿、油印、转收和投寄工作。1947年底,经市委批准,陈然重新入党,1948年2月转为正式党员,先后担任《挺进报》特别支部组织委员和书记。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出卖,陈然在《挺进报》工作室被逮捕。组织曾提前传递撤离消息,但陈然为完成当期报纸工作未进行转移。陈然先被押至重庆老街32号,后转至渣滓洞集中营和白公馆。在狱中,他通过同狱人员传递的半截铅笔、香烟盒及黄显声将军提供的消息继续印发《挺进报》,向狱中人员发布解放军战报。此外,他还策反看守杨钦典,为重庆解放前夕的大越狱提供帮助。在狱中,敌人多次使用酷刑要求陈然交代党组织情况,他未透露相关信息。1949年10月28日,陈然与《挺进报》电讯负责人成善谋在大坪附近山岗被中国国民党杀害,时年26岁。
后世纪念
重庆解放后,陈然被安葬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库房中收藏有一件棕色公文包,该公文包曾由陈然长期随身携带。1964年8月,陈然的哥哥陈崇基将该公文包捐赠给红岩革命纪念馆。1978年4月,陈然的哥哥陈崇基将陈然写给姐夫昌兄的书信手稿捐赠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收藏。
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红岩》,讲述1948年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里,身陷囹圄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说自1961年12月出版后,发行量逾1200万册,先后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小说中成岗的原型就是中共地下党员、《挺进报》特支书记陈然。
参考资料【家乡的70年•英烈篇】陈然 香河人永远的骄傲!.澎湃新闻.2025-09-30
这些名句,他们用生命书写.今日头条.2025-09-30
陈然:宜昌成长的《红岩》烈士.宜昌市档案馆.2025-09-30
香河赋.澎湃新闻.2025-09-30
陈然:用生命履行对党的誓言.中国经济网.2025-09-30
这个饱经沧桑的公文包 伴随陈然“以身殉真理”的革命生涯.这个饱经沧桑的公文包 伴随陈然“以身殉真理”的革命生涯.2025-09-30
陈然的“自白书”.陈然的“自白书”.2025-09-30
《挺进报》与陈然.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2025-09-30
馆藏精品.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2025-09-30
【党史天天学】陈然:狱中写下《我的“自白书”》.澎湃新闻.2025-09-30
《红岩》出版记.广东政协网.2025-09-30
陈然:临难毋苟免 以身殉真理.微信公众平台.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