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隆基(1896年8月14日-1965年12月7日),男,字努生,别名生辉、野度,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
1913年,罗隆基以江西总分第一,考入清华大学。1921年,他考上公费留美学习,先后入威斯康星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随后又赴英求学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28年,罗隆基学成回国,即在上海市光华大学任教,创办《新月》杂志并担任主编。1932年,罗隆基开始在南开大学任教,先后出任天津市《盖世报》主笔、北平市《晨报》社长。1939年,罗隆基与张谰、沈钧儒等在重庆联合发起统一建国会。皖南事变后,罗隆基发起创建中国民主同盟(后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1949年9月,罗隆基以中国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罗隆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员、森林工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1957年,罗隆基被扣上了右派帽子。1958年,他先后被撤消民盟中央副主席、森林工业部部长等职务。1965年12月7日,罗隆基因心脏病突然发心绞痛而去世。
1986年10月24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隆重纪念罗隆基先生90周年诞辰。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在会上追述了罗隆基先生的一生,肯定了罗隆基先生的革命贡献,认为他是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6年8月14日,罗隆基出生于安福县枫田镇。他9岁时生母病故,自幼受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从小有神童之称。
教育经历
1913年,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在全国招生,罗隆基以江西省总分第一,考入清华大学。罗隆基是清华大学辛酉级的学生领袖,与闻一多、何浩若、浦薛凤、萨本栋、沈有乾、吴泽霖、钱宗堡等人为同班同学。他又与清华校友王造时、彭文应、彭学沛四人,同为江西省安福县人,当年曾有“安福四才子”的美誉。
“五四”运动,罗隆基以学生领袖的身份,冲杀在示威队伍的最前列,成为一名勇敢的“五四”战士。
1921年,罗隆基考上公费留美学习,先后入威斯康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出于对英国著名政家拉斯基的敬慕,又从美赴英求学,成为拉斯基教授的得意门生,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工作、从政经历
1928年,罗隆基学成回国,即在上海市光华大学任教,创办《新月》杂志并担任主编。1930年11月4日,正在中国公学上课的罗隆基被上海警备司令部公安局以“言论反动、侮辱总理”的罪名逮捕。虽在胡适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被释放,但这次被捕的经历使罗隆基对国民党更加失望,甚至敌视。
1931年,罗隆基组织“再生礼”。1932年,该组织改为“中国社会党”,罗隆基任中央常委。同年,罗隆基开始在南开大学任教,先后出任天津市《盖世报》主笔、北平市《晨报》社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全国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罗隆基与张谰、沈钧儒等在重庆联合发起统一建国会。皖南事变后,罗隆基发起创建中国民主同盟(后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随后,他宣布脱离中国国家社会党,并赴昆明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罗隆基在昆明市主持创建中国民主同盟昆明支部,任主任委员、积极推动昆明抗日运动的开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隆基全力从事民主运动。他在重庆、南京和上海期间,与周恩来、董必武等来往甚密,在重大问题上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他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9年9月,罗隆基以中国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罗隆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员、森林工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世界和平大会宣传部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1957年3月19日,罗隆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三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加强党和非党知识分子的团结》的发言。同年6月21日,罗隆基参加完在科伦坡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议回到昆明市后被扣上了右派帽子。1958年1月26日,罗隆基被撤消民盟中央副主席职务。1月31日,他又被撤消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和森林工业部部长职务,工资从四级降到九级。
1965年12月7日,罗隆基因心脏病突然发心绞痛而去世。1986年10月24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隆重纪念罗隆基先生90周年诞辰。时任人大常务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代主席楚图南讲述了罗隆基的行平事迹,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在会上追述了罗隆基先生的一生,肯定了罗隆基先生的革命贡献,认为他是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
主要作品
文章
罗隆基曾在光华大学校园刊物《抗日旬刊》上发表了《国人今后应走的路》等文章。此外,该校英文系学生赵家璧将罗隆基所著《沈阳事件》与两篇附录合并编辑而成“一角丛书”之《沈阳事件》,十天内销量近万册。
著作
个人生活
罗隆基的第一任妻子张舜琴是华侨。后来,因为性格不合,两人离婚。随后罗隆基与民国名媛王右家认识,成为郎才女貌的典范。不过,罗隆基是爱情的多元论者,即使有了王右家这样的娇妻,他依然与许多女性保持情书联系,其中一个女性是杨云慧。后来,罗隆基与杨云慧吵翻了,杨云慧让王右家帮她把写给罗隆基的情书拿回来。王右家拿出之后翻看了一遍,结果看到罗、杨两人竟然已经达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于是选择了与罗隆基分手。
此外,罗隆基还与浦熙修、王立明、史良等几位女性有关恋爱关系。
人物评价
一个江西省粗布土衣的学生把清华园掀开了。(李大钊评)
罗隆基是清华大学的一个高材生,中英文俱佳,中文尤为擅长,能写作,善辩论,得过清华越南语演说比赛第一名。他颇有领导才能,是个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清华校友潘大逵评)
后世纪念
罗隆基故居位于安福县枫田镇车田村。故居建于清末,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江南民间庭院风格。院子直面水塘,墙面青砖砌成,垛角前三后四高高耸立,内室全部用木板隔成。在正厅开窗采光处存有“文光射斗”等墨书大字,前檐下还有许多诗词及民俗图画。罗隆基从出生至12岁一直居住在此,留美归国后曾三次回乡省亲。2002年,罗隆基故居被列为安福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将原有居民迁出,得以较好的保护。2004年,安福县文博部门将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成为罗隆基纪念馆。
参考资料罗隆基故居.安福县人民政府网.2025-09-29
罗隆基.吉安市人民政府.2025-09-29
罗隆基 Longji Luo.豆瓣.2025-09-30
“五四”闯将罗隆基.清华大学校友总会.2025-09-29
人权论集.豆瓣读书.2025-09-30
人权 法治 民主.豆瓣读书.2025-09-30
罗隆基的人生抉择.清华校友总会.2025-09-29
1931,一所大学如何成为救亡图存的前哨?.澎湃新闻.2025-09-29
“和平”的确死了.豆瓣读书.2025-09-30
罗隆基: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豆瓣读书.2025-09-30
斥美帝国务卿艾奇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