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人

元谋人,即直立人·元谋亚种(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简称元谋直立人或元谋猿人,是人科(Hominidae)人属(Homo)直立人的亚种,是生活于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牙齿化石于1965年5月发现于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上那蚌村,其发现地点元谋县也是其得名的原因,并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命名于1973年。

1972年至202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已在元谋人牙齿化石出土地点开展了6次发掘研究工作。截至2023年9月,元谋猿人遗址保护范围内,共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2枚、距今100多万年的胫骨化石残段1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22件、尖状骨器1件、有人工修理痕迹的骨片数件,以及炭屑遗存。

元谋人化石仅发现一左一右两颗上中门齿,呈浅灰白色,石化程度很高,其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属于同一个成年个体。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模式复杂,与北京猿人基本形态相似而与现代人相差较大,结合同时出土的石器、炭屑以及后续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发掘出的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元谋人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与元谋人共生过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云南马爪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绝种动物几乎占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这表明元谋人的生存时代不会晚于早更新世。

元谋人化石作为中国境内目前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对于探索和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遗址地处中国西南部,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亚大陆发现早期直立人化石和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的腹心和枢纽区域,对于东亚地区早期古人类演化、扩散和交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了解中国直立人的演化关系、扩散模式和形成机制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元谋猿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源与演化

经古地磁法测定,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存在争议,主要观点为距今约170万年前或60万至50万年前。但主流观点认为,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这一发现将中国人类化石记录提前至此,为东亚早期人类演化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元谋人的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人类在云贵高原的草原-森林环境中,通过打制粗陋石器和用火,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2009年,根据发现的象化石线索及进化程度,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野外队在昭通城二环边上太平砖厂的褐煤矿坑中再次发现古猿幼年颅骨化石,这是理论指导野外实践致重大发现的又一成功案例,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约610万年,初步研究成果也显示昭通发现的古猿幼年头骨具有早期人和猿共同祖先的一些特征,并有别于云南其他地区发现的古猿,原研究者本打算订新种,但由于没有发现成年头骨和肢骨,证据不足而暂时归为禄丰古猿的相似种,将来发现更多化石时再考虑修订为新种的可能。昭通古猿是继开远市禄丰市元谋县保山市之后云南省发现的第五个研究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古猿化石点,也是欧亚大陆时代最晚的中新世古猿分布区,再次延伸了云南古猿的时空分布范围,目前它们分别被归为禄丰古猿属的不同种,显示多样性和快速进化。

遗址发掘

1965年5月1日,为配合成昆铁路的修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一行来到元谋县进行第四纪地质考察。同日,他们在元谋上那蚌村西北部一座小山包下部褐色黏土层中发现两枚疑为人牙的牙齿化石。

元谋人化石发现后的数年间,由于社会动乱的纷扰,学术界并未加以重视。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单位在现元谋猿人遗址范围内的牛肩包和郭家包梁子一带共调查和发掘了8个化石地点,并发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这也是元谋人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哺乳动物的发现为研究古人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通过哺乳动物群对比和古地磁年龄分析,可以推断当时元谋人生活的年代。

1973年3月至4月,为了重新核实“元谋县人”牙齿化石的出土地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请钱方、浦庆余帮助找到“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准确出土地点,考察元谋盆地第四纪冰川和第四纪地质,同时补测元谋组剖面。同年,胡承志在《地质学报》发表论文《云南元谋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他的标本鉴定与研究为中国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提供了佐证。

1973年至197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和元谋县文化馆联合对元谋猿人门齿化石出土地点进行正式发掘。这是元谋猿人遗址的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出土少量石制品、烧骨和炭屑等遗存以及大量动物化石,共发掘出石器16件,其中地层出土6件,周边采集10件。

1984年12月,第三次元谋人遗址发掘工作开始。国家自然博物馆在遗址东南部郭家包梁子的短期发掘中,发现距今100多万年的直立人胫骨化石1段,具有人工痕迹的骨片3件,以及大量动物化石。同月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继续在郭家包梁子进行短期发掘,发掘出土尖状骨器1件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1997年4月至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元谋猿人牙齿化石出土地点附近和郭家包梁子等地进行了试掘,这也是元谋猿人遗址的第四次发掘。这次发掘发现大量动物化石。

2000年,国家“九五”攀登计划“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云南子课题组在遗址郭家包梁子发掘,发现少量动物化石,这也是第五次发掘工作。

截至2023年9月,元谋人遗址保护范围内,开展了多次调查、5次发掘工作,共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2枚、距今100多万年的胫骨化石残段1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22件、尖状骨器1件、有人工修理痕迹的骨片数件,以及炭屑遗存。

2023年1月,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工作站建成揭牌。7月21日,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这是时隔23年之后再一次重启发掘工作。

截至2025年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在遗址范围内开展过多次调查和6次发掘工作,共发现直立人牙齿化石2枚、直立人胫骨化石残段1件、石制品22件、尖状骨器1件、有人工痕迹的骨片数件,以及炭屑和烧骨等遗存。另外,在历次调查和发掘中还发现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经研究共有6目29属约40个种。

年份研究

相关研究

与元谋人共生过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云南马爪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绝种动物几乎占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这表明元谋人的生存时代不会晚于早更新世。

1961年发现石林古人类遗址,引起了发现北京周口店镇第一个人头盖骨的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奠基人裴文中的重视。他曾就在此发掘的一件半月形刮削器专门发表文章,“遗憾的是,当时由于缺乏年代测定的精确技术,最后专家们对年代的判断过于保守,更多是根据那件半月形刮削器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出土石器很像,进而定为同一年代,距今约三四万年以上。”

1973年,钱方、浦庆余在老鸦塘-牛肩包元谋组中采集了十几块古地磁样品,在地质力学所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有明显的磁极性变化。1974年,钱方、马醒华和邢历生到元谋盆地做系统的古地磁采样,实测了7条元谋组地层剖面,确定元谋组是一套厚695.4m的河湖相沉积,结合孢子花粉和哺乳动物化石材料,可以分成四段28层,“元谋人”牙齿出自第四段下部的第25层。钱方等的古地磁采样地层从下到上由5条剖面相接而成,共布置采样点76个,提取样品353块,采样间距多在10-15m左右。1976年,李普、钱方等发表测定结果,指出整个序列可以在第3条剖面的底部附近分成两段,上段以负极性为主,下段基本上为正极性,分别对应松山负极性时和高斯正极性时。上段负极性的部分中还有几个时间较短的正极性间段,被分别对应到吉尔萨(Gilsa)正极性事件和奥杜威(Olduvai)正极性亚时;下段正极性期中也有负极性间段,被对应到高斯正极性时中的凯纳(Kaena)负极性亚时和马莫斯(Mammoth)负极性亚时。这样,整套元谋县地层大致对应于1.5±0.1Ma到3.1±0.1Ma期间,“元谋人”化石埋藏的层位生成于1.7±0.1Ma,即吉尔萨事件(1.61-1.79Ma)范围内。于是就产生了“元谋人”的年代为距今170万年的结论。

自1986年起,黄慰文在广西百色盆地主持旧石器考古研究,联合中美日多学科专家,通过网纹红土地层分析及与石器共生的玻璃陨石同位素测定,确认该地层年代为80万年前。由于网纹红土酸性极强(如百色盆地土层无动物化石保存),元谋人牙齿化石应出土于更古老的下伏地层。现场考察显示,元谋猿人遗址的网纹红土层覆盖于含化石、石器的河湖地层之上,形成"地质帽子"结构,据此推断元谋人年代至少不晚于80万年前。结合多学科证据,黄慰文认为元谋人实际生存年代应为170万年前。

相关争议

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形态特征没有太大的争议,但过去几十年来,年代断定一直存在争议。古地磁测定元谋人牙齿的年代曾经得出过以下结果:170万年、70万年。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年代结果为110-160万年。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综合研究结果支持属于中更新世,可能为50-60万年的结论。截至2015年,学术界广泛接受属于早更新世(距今170万年)的结论。

人种特征

元谋人化石仅发现一左一右两颗上中门齿,呈浅灰白色,石化程度很高,其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属于同一个成年个体。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模式复杂,与北京猿人的基本形态相似,与现代人相比则相差较大。两枚牙齿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齿冠舌面有一个凹面,两边缘翻卷成棱,如同铲子形状,是典型的铲型门齿。其中左侧门齿长11.4毫米,宽8.1毫米,高11.2毫米。右侧门齿长11.5毫米,宽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缘在生前有磨耗。元谋人作为直立人的一种,其牙齿清晰展现从原始物种向现代人类过渡的轨迹,证明他们已能直立行走,脑袋也更聪明。

1984年12月,国家自然博物馆的野外队在距元谋猿人遗址发现地约250米以外的郭家包元谋组第4段25层以上的河流相地层中发现人类左侧“胫骨”骨干,周国兴当时估计年代距今至少100万年以上。根据最新的古地磁年代结果,“胫骨”的年代应至少为距今140万年或在140-170万年之间。根据原研究者,“胫骨”的特征总结如下:“胫骨”可能代表一年轻女性,属于扁胫型,骨干前缘明显圆钝,S-型弯曲发育较弱,外缘骨间嵴较浅,骨干后面有明显的腓肠肌隆突,且有纵嵴隆起将骨干后面分为内外两份,骨干骨厚,髓腔相对小。虽然出土层位较为年轻,但还是应该归为元谋直立人,特征与非洲发现的能人接近而与现代人有明显区别。元谋人虽然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化石,但仅仅人类门齿和“胫骨”并不能提供太多这一人类种群的特征。

生产生活

截至2023年,元谋猿人遗址保护范围内,开展了多次调查、5次发掘工作,共发现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22件、尖状骨器1件、有人工修理痕迹的骨片数件,以及炭屑遗存。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文化遗产

遗址保护

元谋猿人遗址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老城乡大那乌村东约200米处,因1965年5月1日发现两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而得名。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元谋猿人遗址为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总面积为54.49万平方米。

2023年2月,元谋人遗址成为公益保护示范点。2025年5月1日,2025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开幕。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元谋人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重要展品

元谋人的两颗牙齿化石是元谋人化石仅有的两件标本,现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

价值意义

1972年2月22日,在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特殊日子里,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发现“元谋人”这一重大新闻,《人民日报》报道:“这是继中国北方发现的北京猿人蓝田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古人类和中国西南地区第四纪地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元谋人”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省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地区,有力地挑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学说,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元谋人化石作为中国境内目前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对于探索和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遗址地处中国西南部,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亚大陆发现早期直立人化石和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的腹心和枢纽区域,对于东亚地区早期古人类演化、扩散和交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了解中国直立人的演化关系、扩散模式和形成机制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元谋猿人遗址处于距今约170万年的早更新世,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目前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对于探索和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遗址地处中国西南部,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亚大陆发现早期直立人化石和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的腹心和枢纽区域,对于东亚地区早期古人类演化、扩散和交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了解中国直立人的演化关系、扩散模式和形成机制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元谋人化石的发现在1972年报道之后就引起非常广泛的社会关注,后来写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体系和文化情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广泛影响力。

元谋县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元谋猿人遗址的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在相关研究中,人类起源和宇宙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一起,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自然科学的基石,也是人类认识自我历史中一个永恒的命题。

参考资料

元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5-07-11

“元谋人”的年龄及相关的年代问题讨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25-07-11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09-19

古代史.中国政府网.2024-03-19

道中华|文物TalkShow|元谋人上门齿化石:中华大地拥有超百万年的人类生命史.今日头条.2025-07-11

几代考古人的守望——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发掘盘点.光明新闻.2025-07-11

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牙齿化石.2025-07-11

走进元谋人博物馆(一)| 聊一聊元谋人门齿化石.元谋县文化馆.2025-07-11

一个偶然的惊世发现--“元谋人”出土始末.新浪网.2025-07-11

【光明日报】胡承志与“北京人”化石.【光明日报】胡承志与“北京人”化石.2025-07-11

云南的古猿是人还是猿?(4月).云南的古猿是人还是猿?(4月).2025-09-23

绿色康养在元谋(1)┃东方人类故乡:开启人类历史 探究人类起源.搜狐历史.2025-09-23

钱方与元谋土林.钱方与元谋土林.2025-07-11

元谋猿人遗址.元谋猿人遗址.2025-07-11

CCTV-国家地理-国家地理频道.央视网.2025-09-19

元谋人从哪里来(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5-07-11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7-11

元谋人遗址成为公益保护示范点.今日头条.2025-07-11

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今日头条.2025-07-11

元谋人(牙).中国地质博物馆.2025-07-11

化石类.中国地质博物馆.2025-07-11

【走进元谋人】探访“东方人类故乡”——元谋.大理日报.2025-07-11

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发掘盘点:几代考古人的守望.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