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隆昌

高隆昌,男,生于1940年10月,四川仁寿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他是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的教授,曾在该校担任多个职务直至2010年退休。他的研究涵盖了数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多个领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高隆昌于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1986年。

职业生涯

1986年,应邀请加入西南交通大学数学系。1994年,为了支持学校的管理学院申请博士点,他转至该学院。他在西南交通大学的工作期间,曾任数学学院教研室与研究室主任(1986年至1994年)、系统复杂性研究所所长(1994年至2010年)。他还曾担任全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1998年至2010年)、铁道部经济委员会委员两届、四川创新管理工程设计院顾问等职。2010年,他与学生陈绍坤共同创办了“系统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至2012年,目前担任该所的名誉所长。

学术贡献

高隆昌教授在其学术生涯中共计发表论文近400篇,著有书籍18本。他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五大阶段:1.将数学提升至思想层面,提出了二象数学的概念;2.在空间意识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元空间理论和大自然本原方法论;3.创立和发展了系统学二象论;4.提出了系统学理论框架;5.将这些理论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此外,他对思维科学也有深入研究,如《思维科学概论》和《键旨创新思维》等作品。

出版著作

高隆昌教授的著作分为六大类别共计18本,其中包括数学类、经济类、管理类、系统科学类、思想修养类和社会科学类的作品。其中,《数学纵横》《数学及其认识》《数学思想赏析》《当代数学精英》《数学要项:定理公式证明词典》等属于数学类;《数量经济学导论》《市场经济竞争原理》属于经济类;《二象对偶与管理学二象论》《数学建模基础理论》属于管理类;《大自然复杂性原理》《系统学原理》《系统学二象论:理论与方法》《大自然本原方法论与系统学基础》属于系统科学类;《思维科学概论》《键旨创新思维》属于思想修养类;《社会度量学原理》《世界政治大纲》《性海觅真》属于社会科学类。

个人特点

高隆昌教授崇尚数、理、哲,涉猎文、理、工,热爱艺术,不擅长下棋和社交活动。他曾提出多项重要理论,如大熊猫生态问题的Lotka-Volterra模型、人类生存年限模型、神经网络的“场”模式等,并发现了Logistic普适性原理。他的部分研究成果已被收录进国际知名数据库和名录。

人物评价

高隆昌教授以其侧身生活的态度和不追求荣誉的精神而受到赞誉。

参考资料

无穷:简史与破谜 .科学网.2024-08-20

系统论学术相关资料.知乎专栏.2024-08-20

高隆昌.孔夫子旧书网.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