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公元前686年),姜姓,吕氏,名诸儿,齐僖公长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四位国君,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86年在位。
公元前697年(姬林二十三年),齐襄公即位。公元前695年(周庄王二年)春天,齐襄公、鲁桓公和纪国国君在黄地结盟。公元前694年(姬佗三年),齐襄公先后杀害鲁桓公和姬婴。公元前691年(周庄王六年)春天,齐襄公派兵与鲁国的公子溺会合攻打卫国。公元前689年(周庄王八年)冬天,齐襄公联合鲁国、宋国、陈国、蔡国四个诸侯国的军队一起攻打卫国,护送此前逃到齐国的卫惠公回到卫国,让其重新登上国君之位。公元前686年(周庄王十一年)冬天,齐襄公被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人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公元前685年,雍廪袭杀公孙无知,齐襄公之弟齐桓公即位,是为齐桓公。
人物生平
继承君位
齐襄公始为太子时,就与齐僖公同母弟夷仲年之子公孙无知不和。公元前697年(姬林二十三年),齐襄公即位后,便废除了当年鲁僖公在世时所答应他的待遇。公孙无知对齐襄公十分怨恨。同一年,鲁桓公和齐襄公在艾地会见,商量安定许国的事情。许文叔进入许国首都为君。
公元前696年(姬佗元年),卫宣公去世后,卫国爆发了内乱。卫惠公(子朔)登上国君之位,但先前被卫惠公设计害死的太子急子、公子寿的部下对此不服,发动了叛乱。卫惠公无力应对,只好逃到齐国。
公元前695年(周庄王二年)春天,齐襄公、鲁桓公和纪国国君在黄地结盟,以促成齐、纪之间和好,同时商讨攻打卫国的事情。同年夏天,鲁、齐两国在奚地发生了边界之争。
杀害二君
公元前694年(周庄王三年)春天,齐襄公与鲁桓公连同夫人文姜在泺地会见。然后,一同来到齐国。鲁桓公夫人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在家时二人经常私通。这次来到齐国,二人又一次通奸,这事被鲁桓公知道了,他十分生气,怒斥文姜,文姜便告诉了齐襄公。第二天,齐襄公便设宴招待鲁桓公,将其灌醉,令大力士彭生在抱其上车时拉杀,鲁桓公下车时便死了。鲁国向齐国提出了强烈的抗议,齐襄公便处死彭生,向鲁谢罪。鲁立太子同为君,是为鲁庄公。文姜便留在齐国,不敢回鲁。
秋天,齐襄公在首止召集诸侯会面,姬婴前往参会,高渠弥随同前往,祭仲则谎称生病没有去。之所以会这样安排,是因为齐襄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和郑子发生过争斗,两人结下了仇怨。祭仲担心在这次会见中,齐襄公会对郑子暗中下毒手,于是劝郑子不要去。但郑子没有听从。郑子到了首止后,没有向齐襄公表示敬意,齐襄公勃然大怒,预先埋伏好的士兵立刻冲了出来,杀了郑子。高渠弥见状,急忙逃回了郑国,之后和祭仲商量,拥立子仪为国君。
攻纪护卫
公元前691年(周庄王六年)春天,齐襄公派兵与鲁国的公子溺会合攻打卫国。同年,纪国的纪季把地割让给齐国,纪国从此开始分裂。
公元前690年(周庄王七年),齐襄公攻打纪国,纪国国君无法忍受齐国施加的屈辱,便把纪国的政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纪季,自己则为了躲避齐国带来的灾祸离开了纪国。
公元前689年(周庄王八年)冬天,齐襄公联合鲁国、宋国、陈国、蔡国四个诸侯国的军队一起攻打卫国,目的是护送此前逃到齐国的卫惠公回到卫国,让他重新登上国君之位。
公元前688年(周庄王九年),鲁桓公夫人文姜请求齐襄公,把齐国从卫国攻伐中获得的宝器送给鲁国。这一年冬天,齐国人便将这些宝器送到了鲁国。
公元前687年(周庄王十年)春天,齐襄公和文姜在防地相会。
政变遇害
公元前686年(周庄王十一年)夏天,齐国和鲁国的军队一起围攻郕国,郕国战败,向齐国投降。
齐襄公派大夫连称、管至父去驻守葵丘。当时齐襄公承诺二人:“你们现在趁着瓜熟的时节去,等到来年瓜熟的时候,我就派人来接替你们。”可到了第二年瓜熟的季节,连称、管至父却没等到换防的人。于是二人派人去辛店向齐襄公请示换防,没想到齐襄公直接拒绝了。这让连称、管至父十分愤怒,便暗中与公孙无知谋划发动叛乱。
公孙无知因齐襄公即位时废除了他原本享有的特殊待遇,一直对此心怀不满,所以连称、管至父一找他,他就顺势加入,图谋叛乱。连称有个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里,一直不受宠。连称便让这个堂妹暗中监视齐襄公的一举一动,还承诺她:一旦叛乱成功,就立她为齐君的夫人。
到了这年冬天,齐襄公去姑棼视察,之后又顺路去沛丘打猎。打猎时,他们突然遇到一头野猪,这头野猪竟直立起身对着齐襄公咆哮。随从们又惊又怕,有人失声大喊:“这是彭生啊!”。齐襄公听了大怒,搭起弓箭就射向野猪,可野猪被射后反而直立着嚎叫起来,模样愈发吓人。齐襄公吓得魂飞魄散,从车上摔了下来,连鞋子都弄丢了。
回到宫中后,齐襄公找不到丢失的鞋子,迁怒于管鞋的侍从费,下令打了费三百鞭。就在这时,公孙无知、连称、管至父听说齐襄公摔伤了,认为时机已到,立刻率领手下人突袭王宫。他们刚到宫门口,就遇到了刚被打完鞭、从宫里出来的费,当场把费抓住。费急忙对他们说:“你们先别进去,现在宫里还没察觉,贸然进去会惊动齐襄公,反而不好办。”公孙无知等人不信,费便脱下衣服让他们看自己背上的鞭伤——鞭痕清晰可见,三人这才相信费是真的怨恨齐襄公,于是暂时停在宫门外等候,让费先进宫“探路”。
可费一进宫,就立刻向齐襄公报告了叛乱的消息,还赶紧把齐襄公藏到了宫门后面,又让侍从石之纷如躺在床上,假扮成齐襄公掩人耳目。公孙无知等人在宫外等了半天,没见费出来回话,察觉不对劲,立刻带兵冲进王宫。费见状,立刻冲上去与他们搏斗,最终寡不敌众,战死了。三人闯进内殿,发现床上躺着的不是齐襄公,便四处搜寻,最后看见宫门后面露出一只脚,顺着脚印找过去,当场杀死了藏在门后的齐襄公。之后,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年,雍廪袭杀公孙无知,齐襄公之弟齐桓公即位,是为齐桓公。
为政举措
外交策略
齐襄公运用当时诸侯间所通用的外交原则,利用盟会确立自己的地位。齐襄公七年,纪季以鄙入于齐,纪国行将被齐兼并,在此情况下,鲁庄公与郑君子仪会于滑地,以商议援救纪国之事,郑国因内乱自顾不暇。第二年,文姜又会齐襄公于祝丘,盟会内容没有记载,很有可能是鲁庄公在自身没有力量阻止齐襄公灭纪之时,试图通过文姜来劝阻齐襄公,但并没有奏效,很有可能反被齐襄公说服同意齐国的兼并行动,纪国灭亡之当年,鲁庄公还与齐襄公在禚地田猎,即为其证。当年夏天,齐国与郑国、陈国盟会于垂地,会盟内容虽无记载,但很有可能是在齐国灭纪问题上达成共识,齐国争取到其他诸侯国的支持。盟会之后不久,纪侯即大去其国,纪国灭亡。齐国灭亡并非小国的纪国,在当时是大事,且纪国与周代通婚,但此举并没有遭到周天子及一众诸侯的反对和讨伐,无疑是齐国在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齐襄公与周王室通婚也是齐国重要的外交策略。进入东周之后,周天子的地位虽日渐没落,朝见周天子的诸侯寥寥无几,但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名义没有改变,适当时机打着周天子的名号,更具有合法性。
外交手段
齐襄公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断然将鲁桓公杀死。同年,在首止盟会上,杀死郑君子喜,说明齐襄公果断狠辣,顾忌较少。一年之中,齐襄公两杀他国国君,齐国已经足够他国畏惧。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瓜代有期
春秋时代,齐襄公为了帮助卫侯朔回国复仇,约会宋、鲁、陈、蔡四国出兵打进卫国。周王派兵去救,也被打败。秦襄公怕周王问罪,就派大夫连称做大将,管至父为副将,带兵去守卫葵丘(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淄县西),防备周兵打来。两位将军临走时小心地问:“守卫边疆的任务很艰苦,我们不敢推辞;但什么时候可以满期调回来呢?”这时晋襄公正在吃瓜,随口答道:“现在是瓜熟季节,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派人来接替你们好了。”过了一年,两位将军在葵丘吃到新瓜,记着襄公的话,就打发人到辛店(齐都)探听消息。回说单襄公已经去谷城(今山东东阿县)一个月,还没有回来。连称见秦襄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非常生气,想去杀他。管至父建议先派人带着瓜去献给襄公,乘机请求派人代替。不料襄公听说他们请求调回,反而生气地说:“派人去代替,要由我作主才行。怎么可以请求呢?再等候瓜熟一次好了。”两位将军气愤已极,就领兵回到临淄,把襄公杀了,另立公孙无知做国君。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公羊传·庄公四年》::“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秦襄公?复仇也。何尔?远祖也。哀公亨(烹)乎周,纪侯谮之。以晋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仇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反面评价
司马迁:“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
高士奇:“襄公于文姜,而戕鲁桓,天理人心澌灭已尽。迹其生平,迁、、郚三邑以逼纪,卒使大去其国。总天子之罪人,连五国以伐卫,而取其宝玉。会鲁围,而独纳其降。书于《(春秋)经》者,无一善状。”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齐桓公的上位之路!鲍叔牙为何选择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趣历史网.2024-02-05
史记卷三十二.识典古籍.2025-09-28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识典古籍.2025-09-28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识典古籍.2025-09-28
齐太公世家第二史记三十二.识典古籍.2025-09-28
东周列国·春秋篇.猫眼电影.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