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又名《八千里路》)是由中国台湾艺人凌峰制作、主持,中国台湾电视公司播出的电视节目,也是中国台湾第一个介绍中国大陆风土民情的电视节目。《八千里路云和月》共计拍摄了三百多集,部分影片同时也在日本、新加坡等地播出。截至2013年,该节目共播出了6年。
1987年10月,中国台湾发布了开放部分中国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政策。同年11月11日,凌峰正式开拍《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纪录片,其亲自担任主持。《八千里路云和月》将镜头对准大陆的山川雄姿、风土人情。北至黑龙江省,西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南至云南省边境。1989年6月2日,《八千里路云和月》在中国台湾播出。截至2017年,凌峰仍持续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2024年12月,凌峰的女儿王嘉宁发起“九千里路云和月”项目,联合媒体重走拍摄路线,推出文旅纪实节目。
《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止拍摄中国的大山黄河,也记录了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同时关注人的命运,是一部以文化力量推动两岸交流的文艺作品。
拍摄历程
1987年10月,中国台湾宣布开放部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政策。凌峰来到日本,借东京影展的场合,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接洽拍摄事宜。同年11月11日,凌峰正式开拍《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纪录片,其亲自担任主持。拍摄纪录片的第一站是广州市。他们实地拍摄了“以天下人为念”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旧址等地。随后,凌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将镜头对准大陆的山川雄姿、风土人情。凌峰每年花一半时间在大陆奔波拍摄,北至黑龙江省,西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南至云南省边境。1989年6月2日,《八千里路云和月》在中国台湾播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到金三角地区等地拍了很多中国远征军后裔。截至2017年,凌峰仍持续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旨在传递中华文化新貌。2023年,凌峰隐居清迈养病,并计划整理节目文稿出书。2024年12月,凌峰的女儿王嘉宁发起“九千里路云和月”项目,联合媒体重走拍摄路线,推出文旅纪实节目。
节目制作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凌峰凭借《出外人》《船歌》等歌曲在中国台湾走红,主持综艺节目也创下高收视率。随后,他放弃中国台湾的演艺事业,拍摄了一部介绍大陆风土民情的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他也成为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中国台湾艺人。
幕后花絮
凌峰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时,光是制作合唱团的专集就花了七八个小时,纪录片的片头音乐《大海啊,故乡》是由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所唱。后来,这集纪录片在中国台湾连续播放了14天。合唱团在中国台湾演出时,观众还点名要他们演唱《大海啊,故乡》。
凌峰中国台北的家中存放着一个较大片库——珍藏近四十年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录像带。
影片在中国中国台湾的播出经历了一波三折,先是录像带被没收,后中国台湾当局阻挠节目播出。在凌峰不屈不挠抗争2年后,1989年6月2日,片长1小时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终于在中国台湾播出。
节目音乐
节目特色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节目不止拍摄中国的大山黄河,也记录了这段历史中人物,同时也关注人的命运。例如,记录了陈映真、林毅夫等很多带着时代烙印的人物。
播出信息
《八千里路云和月》共计拍摄了三百多集,部分影片同时也在日本、新加坡等地播出。
价值影响
1989年《八千里路云和月》播出后,中国台湾观众反响热烈,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作品。
节目评价
媒体评价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中国台湾播出,在岛内引发广泛关注,成为一部以文化力量推动两岸交流的文艺作品。(凤凰卫视 评)
印象最深的大陆题材电视节目。(演员陈志朋 评)
大众评分
相关事件
2025年9月28日,《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制作人凌峰在“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演唱了歌曲《吾爱吾国》,该歌曲由陈彼得作词,现场舞台以九三阅兵为背景,此次表演充分表达“两岸都是中国人”的主题。凌峰在表演结束后动情地表示,“中国人必然要有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两岸影视“你来我往”更需“你唱我和”.人民网.2025-09-29
凌峰.猫眼电影.2025-09-29
【两岸交流三十年·人物】专访台湾艺人凌峰:剪不断的故土乡愁 变迁中的两岸交流.中国台湾网.2025-09-29
九千里路云和月” 两岸文化交流大型融媒活动在北京启动 台湾女艺人王嘉宁发起 凤凰卫视、新华网等共同主办.凤凰卫视.2025-09-29
凌峰:盼筹拍新《八千里路云和月》.南方都市报奥一网.2025-09-29
78岁台湾艺人凌峰重现招牌光头公开露面,准备出书,中风康复后隐居泰国.极目新闻.2025-09-29
八千里路云和月.网易云音乐.2025-09-29
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千里路云和月.豆瓣电影.2025-09-29
80岁的著名歌手凌峰动情演唱《吾爱吾国》!曾接受南都专访.今日头条.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