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中药名,别名蓬莪荗、蒁药、蓬莪术、温莪术等。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姜黄属 phaeocaulis)、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干燥根茎。蓬莪术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台湾、福建、江西省等。广西莪术分布于中国的广西、云南。温郁金分布于中国瑞安市。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突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广西莪术环节稍突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黄色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温莪术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气香或微香。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其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伤食胀痛。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汤洗;或研末调敷。行气止痛多生用,破血祛瘀宜醋炒。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来源
药物来源
该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姜黄属 phaeocaulis)、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干燥根状茎。
采收加工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炮制方法
1.莪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或置笼屉内蒸软后切薄片,干燥。
2.醋莪术:取净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每莪术100kg,用米醋20kg。
3.酒莪术:取净莪术片,置锅内,用微火加热,炒热后,均匀喷人酒,继续炒干,取出晾凉。每莪术片0.5kg,用酒0.06kg。
性状
药材性状
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突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广西莪术:环节稍突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黄色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
温莪术: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气香或微香。
饮片性状
莪术:莪术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有时可见环节或须根痕。切面黄绿色、黄棕色或棕褐色,内皮层环纹明显,散在”筋脉”小点。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醋莪术:醋莪术形如莪术片,色泽较黯,微黄色,偶有焦斑,角质状,具蜡样光泽,质坚脆,略有醋气。
酒莪术:酒莪术形如莪术片,色泽略深,微有酒气。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伤食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汤洗;或研末调敷。行气止痛多生用,破血祛瘀宜醋炒。
应用
配伍应用
1.莪术配大黄:莪术破血行气;大黄活血祛瘀。两药配伍,可增强活血通经之力,有破血通经之功,适用于瘀血停滞,月经不行之证。
2.莪术配木香:莪术破气滞、消食积;木香花行气滞、止疼痛。两药同用,能散脾胃气滞,消宿食积滞,适用于食积气滞之脘腹胀痛。
鉴别应用
1.生莪术与醋莪术:二者为莪术的不同炮制品,功效相同而有偏重。莪术生品,功偏破血、行气,且作用较强,凡属血瘀、气滞诸证,如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等皆可选用,但易伤人正气。经醋制后的莪术,主入肝经,功偏破血散瘀止痛,多用于瘀滞所致的疼痛证。
2.莪术与郁金:二者均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均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病证。然莪术辛苦性温,活血、行气力强,为破血、破气之品,故多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经闭不行等重证;还能消食除胀,用治伤食停滞证。郁金辛苦性寒,功善疏解肝郁气滞证,凉血清心,故多用于气滞血瘀、肝郁化火所致的胸胁疼痛,以及血热吐衄、热病神昏等证。
方剂举例
药物组成:莪术、木香。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冷痛,发即欲死。
2.莪术丸《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
药物组成:香附子、当归、赤芍药、熟地、莪术、延胡索、白术、枳壳、黄芩、青皮、香果、黑三棱、砂仁、干漆、红花、甘草。
功能与主治:散血和气。适用于妇人经脉断绝,腹中常有块痛,头晕眼花,饮食少进。
3.蓬术散(《妇科玉尺》)
药物组成:莪术、干漆、胡桃属。
功能与主治:破血行气止痛。适用于妇人血气游走。
成药举例
保妇康栓(泡沫剂)(《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20年版)
功能与主治:行气破瘀,生肌止痛。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时有阴部瘙痒;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见上述证候者。
风险禁忌
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主要含芳香油:吉马酮,莪术二酮,莪术醇,莪术螺内酯,温郁金醇,姜烯,龙脑,莪术呋喃酮,松油烯,异龙脑,松油醇,丁香酚等;酚性成分:姜黄素等。
中国药典规定该药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l/g),饮片不得少于1.0%(ml/g)。
药理毒理
该药具有抗凝血药、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抗纤维化、镇痛等作用。
1.抗凝血作用:莪术生品、醋炙莪术、醋煮莪术水煎液20g生药/kg灌胃给药,能明显延长正常小鼠的凝血时间,其中以醋炙品作用最为显著。莪术芳香油及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40g生药/kg,莪术水煎液20g生药/kg灌胃给药,能明显延长正常小鼠凝血时间。有效成分莪术二酮灌胃给药,能延长正常小鼠凝血时间及正常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
2.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莪术水煎液7.5g生药/kg灌胃给药,可降低盐酸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诱导的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莪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3.7g生药/kg灌胃给药,可降低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诱导的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生莪术和醋制莪术水煎液5g生药/kg灌胃给药,可降低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诱导的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黏度,醋制莪术作用更强。有效成分莪术醇0.375、0.75、1.5g/kg灌胃给药,能降低氢化可的松加盐酸肾上腺素诱导的慢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莪术二酮灌胃给药,可降低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诱导的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D-二聚体水平。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莪术生品、醋炙莪术、醋煮莪术水煎液20g生药/kg灌胃给药,能抑制ADP诱导的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其中醋炙品作用最强;莪术水煎剂、三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体外均有减少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莪术三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体外均可减少胶原蛋白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莪术二酮体外可减少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其最大聚集抑制率为38.49%。
4.抗肿瘤作用:蓬莪术水煎液5、10、20g生药/kg灌胃给药,能抑制小鼠移植肿瘤宫颈癌U14生长,抑制率达11.8%、39.0%、44.8%;蓬莪术水煎液体外能抑制小鼠白血病P388细胞生长、集落形成。温莪术芳香油25、50、75μg/ml体外能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莪术油乳液、莪术超声提取乳液及莪术水提乳液4.0g/kg皮肤给药,均能抑制二甲苯蒽致小鼠皮肤癌,其抑瘤率分别为32.98%、31.27%及12.96%。莪术油明胶微球10mg/kg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94.5%,平均生命延长率为117.9%。莪术石油醚提取物100、200、300、400、500μg/ml、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100、200、300、400、500μg/ml及莪术水提物400、500μg/ml对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莪术石油醚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强;莪术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可提高体外生长MDA-MB-231细胞G1期细胞比率,降低S期和G2期细胞数。莪术水煎液100mg/ml体外能抑制人肝癌H22细胞、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2%、42.7%、37.0%。蓬莪术芳香油、莪术烯醇、莪术酮及异莪术烯醇体外均能抑制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莪术醇1、2、5、10、20mg/ml体外均能抑制人肾癌细胞和肺癌细胞的增殖,肾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达55.36%,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达47.84%。
5.抗纤维化作用:生莪术、醋莪术水煎液0.95、1.90g/kg灌胃给药,能不同程度降低CCI4、乙醇复合高脂饲料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肝脏指数,降低血清ALT、AST、TBiL、HA、LN水平及肝组织Hyp、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醋莪术作用效果优于生莪术。莪术50%甲醇提取物2.15g生药/kg灌胃给药,可降低CCI4肝纤维化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和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IR)表达水平,减轻肝纤维化。莪术多糖200、400mg/kg灌胃给药,能降低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ALT、AST、ALP水平,减少肝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下调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TGF-β1的表达水平,缓解肝纤维化病变。
6.镇痛抗炎药作用:生莪术水煎剂、醋制莪术20、30g生药/kg灌胃给药,可减少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其中醋制莪术作用更强。生莪术、醋炙莪术、醋煮莪术20g生药/kg灌胃给药,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其中以醋煮莪术作用最明显,醋煮莪术还能有效抑制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7.抗病原菌作用:莪术油40、80、160mg/kg灌胃给药,能降低流感病毒科鼠肺适应株(FM1)和合胞病毒(RSV)引起的小鼠肺炎模型的肺指数,减少动物死亡率。莪术油20、40、80mg/kg灌胃给药,能降低RSV感染小鼠肺指数。莪术油体外对流感病毒A3,腺病毒科7型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8μl/ml和0.4μl/ml,其治疗指数分别为15和30。莪术油体外抗流感病毒A/京防/0185株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分别为1.16mg/L、39.72;莪术油体外抗合胞病毒(所用细胞为HepG2)的IC50和TI分别为4.38mg/L、7.59。莪术芳香油体外对白念珠菌病、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近平念珠菌及季也蒙念珠菌等6种临床常见的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MIC在189.45~1515.63μg/ml。有效成分莪术醇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体外对石膏样小孢癣菌上海株、红色毛癣菌上海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大于50μl/ml,对白色念珠菌武汉株32035、大脑状毛癣菌上海株的MIC为50μl/ml,对上海株(表皮絮状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和武汉株(断发毛癣菌、猴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38253、红色毛癣菌属、近平滑念珠菌、紫色毛癣菌)的MIC均小于0.78μl/ml。
8.其他作用:莪术水煎剂5g生药/kg灌胃给药,能提高羊红细胞抗体和卵清抗体生成水平。莪术水煎剂30、50g生药/kg灌胃给药,对环磷酰胺引起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MNR)的聚增以及外周血白细胞值、红细胞值及血色素值的降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
9.体内过程:大鼠灌胃莪术95%乙醇提取物0.5g生药/kg,姜黄素的体内过程符合单室模型。大鼠灌胃莪术提取物1.5g/kg,莪术提取物中莪术醇和吉马酮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745小时和22.002小时;AUC(0→1)分别为8.814μg/(h·L)和0.739μg/(h·L),两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10.毒理研究:莪术75%乙醇提取物40g生药/kg灌胃给药,连续7天,小鼠肝脏有散在玉蜀黍属样白点,肝脏轻度肿大,肾脏明显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大鼠胚胎器官形成关键期妊娠6~19天分别给正常和盐酸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诱导的血瘀模型孕鼠灌胃莪术水煎液5.6g/kg,正常孕鼠的体重、摄食量、窝均产仔数、活胎体重、胎仔肛殖距等均明显下降,血瘀模型孕鼠及子代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鉴别
药材鉴别
该药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有时已除去。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较宽,维管束外韧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排列较密。薄壁细胞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团块,薄壁组织中有含金黄色油状物的细胞散在。
粉末黄色或棕黄色。油细胞多破碎,完整者直径62~110μm,内含黄色油状分泌物。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孔沟明显,直径15~35μm。淀粉粒大多糊化。
显微鉴别
取该药粉末0.5g,置具塞离心管中,加石油醚(30~60℃)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吉马酮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乙酸乙酯(94: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相关论述
1.《药性论》:“治女子血气胸痹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摩服。”
2.《日华子》:“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
3.《开宝本草》:“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鬼气,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食饮不消,酒研服之。又疗妇人血气,丈夫奔豚。”
4.《本草图经》:“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
5.《珍珠囊》:“治马刀未破而坚者。”
6.王好古:“通肝经聚血。”(引自《纲目》)
7.《医学入门》:“能逐水,治心脾病,破气痞。”
8.《明医指掌》:“止痛消瘀,癥瘕痃癖,通经最宜。”
9.《生草药性备要》:“捶敷疮,消肿散瘀止痛。阴虚火旺动,食之立效。亦能止血,理跌打。”
10.《会约医镜》:“治气滞膨胀,气肿,水肿。”
11.《汤液本草》:“蓬莪荗色黑,破气中之血,入气药发诸香,虽为泄剂,亦能益气,故孙用和治气短不能接续。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汤内多用此也。”
12.《本草经疏》:“心腹痛者,非血气不得调和,即是邪客中焦所致。中恶疰忤鬼气,皆由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则瘟疫疰忤鬼气,得以凭之。荗气香烈,能调气通窍,窍利则邪无所容而散矣。解毒之义,亦同乎是。其主霍乱冷气吐酸水及饮食不消,皆行气之功也,故多用酒磨。又疗妇人血气结积,丈夫奔豚,人肝破血行气故也,多用醋磨。”“蓬莪荗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之所长,若夫妇人、小儿气血两虛,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用之反能损真气,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即有血气凝结、饮食积滞,亦当与健脾开胃、补益元气药同用,乃无损耳。”
13.《药品化义》:“蓬术味辛性烈,专攻气中之血,主破积消坚,去积聚癖块,经闭血瘀,扑损疼痛。与黑三棱功用颇同,亦勿过服。”
14.《萃金裘本草述录》:“破气中之血,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此味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血达而气乃畅,故前人谓之益气。”
15.《医家心法》:“广荗即莪术,凡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皆用之。属足厥阴肝经气分药,大破气中之血,气血不足者服之,为祸不浅。好古言孙尚药用治气短不能接续(《经》言短气不足息者下之,盖此之谓也。然中气虚实天渊,最宜详审),此短字乃是胃中为积所壅,舒气不长,似不能接续,非中气虚短不能接续也。若不足之短而用此,宁不杀人?”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醋莪术、酒莪术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基原信息
蓬莪术
形态特征
蓬莪术株高约1米;根状茎圆柱形,肉质,具樟脑般香味,淡黄色或白色;根细长或末端膨大成块根。叶直立,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35(60)厘米,宽10-15厘米,中部常有紫斑,无毛;叶柄较叶片为长。花葶由根茎单独发出,常先叶而生,长10-20厘米,被疏松、细长的鳞片状鞘数枚;穗状花序阔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5-8厘米;苞片卵形至倒卵形,稍开展,顶端钝,下部的绿色,顶端红色,上部的较长而紫色;花萼长1-1.2厘米,白色,顶端3裂;花冠管长2-2.5厘米,裂片长圆形,黄色,不相等,后方的1片较大,长1.5-2厘米,顶端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比唇瓣小;唇瓣黄色,近倒卵形,长约2厘米,宽1.2-1.5厘米,顶端微缺;花药长约4毫米,药隔基部具叉开的距;子房无毛。
分布范围
蓬莪术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台湾、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
生长环境
蓬莪术栽培或野生于林荫下。
广西莪术
广西莪术,拉丁学名:姜黄属 kwangsiensis。
形态特征
广西莪术根状茎卵球形,长4-5厘米,直径约2.5-3.5厘米,有或多或少呈横纹状的节,节上有残存的褐色、膜质叶鞘,鲜时内部白色或微带淡奶黄色。须根细长,生根茎周围,末端常膨大成近纺锤形块根;块根直径1.4-1.8厘米,内部乳白色。春季抽叶,叶基生,2-5片,直立;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4-39厘米,宽4.5-7(9.5)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尖头边缘向腹面微卷,基部渐狭,下延,两面被柔毛;叶舌高约1.5毫米,边缘有长柔毛;叶柄长2-11厘米,被短柔毛;叶鞘长约11-33厘米,被短柔毛。穗状花序从根状茎抽出,和具叶的营养茎分开;总花梗长7-14厘米,花序长约15厘米,直径约7厚米;花序下部的苞片阔卵形,长约4厘米,先端平展,淡绿色,上部的苞片长圆形,斜举,淡红色;花生于下部和中部的苞片腋内;花萼白色,长约1厘米,一侧裂至中部,先端有3钝齿蟳;花冠管长2厘米,喇叭状,喉部密生柔毛,花冠裂片3片,卵形,长约1厘米,后方的1枚较宽,宽约9毫米,先端尖,略成兜状,两侧的稍狭;侧生退化雄蕊长圆形,与花冠裂片近等长;唇瓣近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中部裂片稍长,先端2浅裂;花丝扁阔,花药狭长圆形,长约4毫米,药室紧贴,基部有距;花柱丝状,无毛,柱头头状,具缘毛;子房被长柔毛。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广西莪术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地及灌木丛中。
温郁金
温郁金,拉丁学名:姜黄属 wenyujin。
形态特征
温郁金与郁金不同之处为叶背无毛;花冠裂片纯白色而不染红。
分布范围
温郁金分布于中国的瑞安市。
生长环境
温郁金栽培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
参考资料莪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版.2025-09-26
莪术.物种2000官网.2025-09-26
广西莪术.物种2000官网.2025-09-27
温郁金.物种2000官网.2025-09-27
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植物智.2025-09-26
广西莪术.植物智.2025-09-26
温郁金.植物智.2025-09-26
莪术.植物智.2025-09-26
莪术.inaturalist.2025-09-26
广西莪术.中国植物图像库.2025-09-26
温郁金.中国植物图像库.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