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简称:家书博物馆),是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设立、北京市文物局备案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属于文献类专业性高校博物馆,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博物馆三层。

家书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展厅,2016年10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2020年1月8日,由人大家书博物馆参与主办的“傅雷杯”2019上海市最美家书展览暨2020年上海最美家书征集展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周浦美术馆举行。2021年7月2日,家书博物馆馆藏家书数字化初步完成。2025年6月,家书博物馆正式开启线上博物馆,8万余封跨越时代的家书首次以全息立体的方式向公众开放,并同步入驻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家书博物馆常设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荟萃历代家书精品,共展示家书实物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帧,分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9个单元。

2021年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被授予“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称号。2023年,家书博物馆思政育人项目先后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主办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和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项目。

发展沿革

家书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展厅,2016年10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著名书法家沈鹏罗杨分别题写馆名。

2020年1月8日,由人大家书博物馆参与主办的“傅雷杯”2019上海市最美家书展览暨2020年上海最美家书征集展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周浦美术馆举行。家书博物馆提供的15组经典家书与活动组委会评选出的100封“上海最美家书”一起在美术馆进行了展览。

2021年7月2日,家书博物馆馆藏家书数字化初步完成。

2022年8月和10月,人大家书博物馆与深圳市格致中学和中共龙华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信仰·奋斗”红色家书展分别开展。

2023年3月13日,家书博物馆联合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共同征集人大校友及与人大校史相关的各类家书。

2024年12月,去台老兵王德耀与结发妻子刘谷香互通的两百万字情书无偿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永久保存。

2025年6月,家书博物馆正式开启线上博物馆,8万余封跨越时代的家书首次以全息立体的方式向公众开放,并同步入驻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7月16日,《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的家人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向家书博物馆捐赠了徐光耀写于抗战期间的一封家书。

主要职责

家书博物馆以收藏、保护、展示、研究、弘扬传统家书文化遗产为己任,主持全国性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下设家书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建设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家书、家训、家教、家风文化传承基地。

陈列展览

家书博物馆常设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荟萃历代家书精品,共展示家书实物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帧,分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9个单元。展品以普通人的家书为主,家常话语间蕴含着丰盈内容和真挚情感;也不乏名人手迹,其中包括镇馆之宝——陈独秀、梁启超胡适等信札。

截至2025年5月,抢救家书项目和家书博物馆共收集家书8万余封,开办了“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2个常设展和“抗战家书展”“红色家书展”“两岸家书展”等20个临时展,出版《红色家书》《抗战家书》《中国民间家书集刊》《家书里的新中国》等家书图书20余种30余册。

展览按家书写作年代为序,以通信人为展览单元,共展示家书实物200组(件)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帧,分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9个单元。本展览展品均为海内外人士无偿捐赠,虽以平民家书为主,但也不乏难得一见的名人手迹,其中人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陈独秀、梁启超胡适等信札是首次公开展出。此外,黄兴蔡锷、沈钧儒等人的家书,也为观众提供了走入民国的机会。

展览中的家书绝大多数是写在纸上的,也有写在丝绸上、做成折扇的;信纸大小不一,既有各类精美的笺纸,也有宣纸长卷;既有普通的标准信纸,也有随手撕下的便签,还有信纸和信封为同一张纸的航空邮简。展览中尺幅最大的家书是用一整张宣纸写成的,有8平方尺,而最长的家书长达2.5米,5000余字,是19世纪末从台湾写来的。

重要馆藏

家书博物馆现收藏家书7万余封,时间从明末清初至21世纪,主要是晚清民国以来普通人的家书,包括红色家书、抗战家书、廉政家书、军旅家书、知青家书、两岸家书、海外家书、抗疫家书等。其中也有一些名人家书,比如:康有为梁启超黄兴蔡锷、陈独秀、钱玄同任鸿隽陈衡哲、陶铸、邓子恢、林默涵、谢冰莹、滕代远、朱学范、项南、巴金、陈翰笙胡华等。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被授予“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称号。2023年,家书博物馆思政育人项目先后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主办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和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项目。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2025-10-01

首家家书博物馆人民大学揭牌.中国新闻网.2025-10-01

2020年抢救家书十件大事.2020年抢救家书十件大事.2025-10-01

2021年抢救家书十件大事.2021年抢救家书十件大事.2025-10-01

中国人民大学线上家书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京报网.2025-10-01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2025-10-01

中国传统家书展.中国传统家书展.2025-10-01

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25-10-01

2022年抢救家书八件大事.2022年抢救家书八件大事.2025-10-01

2023年抢救家书十件大事.2023年抢救家书十件大事.2025-10-01

300封两岸书信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10-01

《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中国文艺网.2025-10-01